-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病 毒;知识目标;本章内容;艾滋病口腔病变;艾滋病淋巴瘤;HIV病毒的感染过程;概述;二、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公元前3000年,埃及孟非思壁画中长老患小儿麻痹症。
;三、病毒特点;四、病毒的宿主;六、病毒的分类;病 毒 大 小;(二)病毒的形态;1.砖形;19;病毒的群体形态;21;二、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一)病毒的基本结构;结构:从内到外为核酸芯髓、衣壳、囊膜。;;病毒核酸;2、衣壳:包围芯髓的蛋白质称外壳,为二十面体(除痘病毒外,所有DNA病毒均为20面体 )或螺旋(此类病毒甚多,均属有囊膜的单股RNA病毒,包括正粘和副粘病毒、弹状病毒、冠状病毒和布尼它病毒)对称。
作用:①具有抗原性,②保护作用,③吸附作用。
核酸和衣壳统称为
衣壳 壳粒组成 蛋白质亚单位构成;(二)病毒的特殊结构;5、触须:某些无囊膜的病毒所具有;如腺病毒在核衣壳的各个顶角上长出12根细长的“触须”,形态似大头针→有凝集和毒害敏感细胞的作用。
病毒的化学组成
核酸 蛋白质 多糖 脂类;螺旋对称;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三、病毒的复制过程
一个完整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等五个步骤 。
一、吸附
首先是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发生的非特异性吸附。---可逆
其次是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有选择性和有特殊亲和力的特异性吸附(病毒表面有吸附点,如纤突;易感C上有相应的受体)。它是病毒感染具有明显选择性的理论基础。--不可逆
吸附时间——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试验工作中,以病毒感染C时,通常只需感作30分钟,既可达到目的。 ;二、穿入;穿 入;34;三、脱壳; 四、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病毒侵入宿主C后,按病毒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复制病毒核酸和合成病毒蛋白质。
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一般为:
DNA病毒(除痘病毒和虹病毒外)在细胞核中复制。
RNA病毒(含痘病毒和虹病毒)在细胞质中复制。
病毒脱壳后释放核酸,这时在细胞内查不到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子,此期称隐蔽期或黑暗期。
时间:整个过程由数小时至十几小时不等(因病毒而异) ;吸附;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特点:基因表达有先有后(基因表达的顺序为:早期表达;次早期表达;核酸复制;晚期表达)
前一次表达产物是后一次表达的mRNA 聚合酶
晚期表达的结果是合成了各种装配蛋白(另外还有溶菌酶);病毒核酸的复制
双链DNA的复制: (±)DNA→ (±)DNA
单链DNA的复制:
+DNA → -DNA → ±DNA → +DNA
双链RNA的复制:
±RNA →+RNA →-RNA →± RNA
+RNA复制:
+RNA →-RNA →± RNA →+RNA
-RNA复制:
-RNA → +RNA(mRNA) →Pr(RNA复制酶)
逆转录病毒单链RNA的复制:
+RNA → (-)DNA → (±) DNA →+RNA肿瘤病毒;病毒核酸复制;病毒核酸的转录
含±DNA的病毒:±DNA →mRNA
+DNA病毒:+DNA →±DNA →mRNA
含±RNA病毒:±RNA →mRNA
含+RNA病毒:+RNA →±RNA →mRNA
含-RNA病毒:-RNA →mRNA; ;③有襄膜的DNA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在核内装配为核衣壳。释放方式有三种:
一是移至核膜以芽生方式进入胞浆,获得核膜成分作为襄膜。并由此渐渐释放到细胞外;
二是通过核膜裂隙进入胞浆,从胞浆膜上获得襄膜,沿核周围与内质网相通的部位从细内逐渐释放。
三是复合病毒(如牛痘病毒)的DNA与蛋白质均在胞浆中合成,形成“未成熟颗粒”经再分化成为成熟颗粒,其中一部分通过细胞表面释放,大部分则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接触而扩散释。;④有襄膜的RNA病毒(如副流感病毒),核酸与蛋白质在胞浆中装配螺旋状核衣壳,并在感染过程中使病毒特异性Ag成分(如血凝素、神经氨酸)整合于细胞膜上。当病毒以芽生方式通过细胞膜时,获得襄膜,并产生剌突。;45;病毒的复制过程小结 ;烈性使菌体生活周期概括;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 ;;3、接种途径: ;5、实际应用 ;二、鸡胚培养(30年代早期);;5、病毒接种后增殖结果观察:常见病变有;病毒名称;三、组织培养——将病毒在离体的活细胞(组织、器官或细胞)上培养。;;;噬斑;4、实际应用——病毒分离培养和检测中和抗体
(对病毒的诊断和研究发挥重大作用);三、组织培养的程序与方法;(三)培养液的配制要求
1、基本营养物质:氨基酸(12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离子等
2、促生长因子:白介素、胰岛素等
3、适宜的pH值: pH值7.2-7.4;5%CO2
4、抗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T 1870-2023 液相色谱 - 质谱法测定试剂盒通用要求.pdf VIP
-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9月月考试卷(二)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课件培训资料).ppt VIP
- 《人民币》解说词全五集.doc VIP
- 工程流体力学(闻建龙)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吉林省中考英语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课件: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