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学]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内容提要】钱钟书《围城》的语言造化浑然天成,令中外读者叹为观止。其语言深得“文字游戏三昧”,而又绝非词浮意浅的游戏文字。那幽默的语句,叫人忍俊不禁;那讽刺的语句,令人拍案叫绝;而那揭示人生哲理的语句又令人深思。笔者以为,其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文字的机趣与严肃内容的相融合;能轻车熟驾地运典隶事;设喻取象的精彩绝伦。用这样的天才语言表达着深遂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也就有了不朽的《围城》。
关键词:钱钟书 《围城》 语言艺术
一位文学史学家曾说过:“综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围城》恐怕要数第一。”《围城》使读者不忍释卷、赞叹不已的,首先是钱先生那极活泼生动、运用得极巧妙妥帖的语言。我自知没有足够的学识和修养评论钱先生的著作,选定该选题仍是惴惴不安,只因为喜欢,本人试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钱钟书先生《围城》语言艺术的读书心得。
一、文字的机趣与严肃的内容相融合
钱先生说“修辞机趣,是处皆有;说者见经、子古籍,便端肃庄敬,鞠躬屏息,浑不省其亦有文字游戏三昧耳。”①我虽不能充分领略钱先生之文字游戏三昧,细读《围城》,倒也不难看出其修辞机趣的是处皆是。《围城》所体现的正是“文字游戏”的“机趣”与严肃重大内容的水乳交融,表现出来的正是钱先生学者式的幽默讽刺,文章的喜剧色彩表现的却是悲剧效果,诙谐、轻描淡写的笔调表现的正是钱钟书的“愤世嫉俗”。举个例子:
“那些学生虽然外国文不好,卷子上写的外国名字很神气,有的叫‘亚历山大’,有的叫‘伊利沙白’,有的叫‘迭克’,有的叫‘小花朵’(Flower );有个人叫‘火腿’(Bacon), 因为他的中国名字叫‘培根’……”在语文水准日益低落的今天,这段嘲讽文字可说是现实最好的写照。再看,钱老先生那种无意中包涵的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哼,高松年还要我写篇英文投到外国的什么杂志上去发表,让西洋人知道咱也有牛津剑桥学风,不知怎样,外国的一切东西没有不走样的。辛楣叹口气,不知这正是中国的厉害,外国的东西来一件,毁一件。”还有“中国是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家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那份滑稽的之情溢于言表,那中间透着一股辛辣味儿,笑之余,发人深遂。以上所引几例,文字之妙与文思之精细密不可分,深邃的思想凭妙趣横生的语言传达给读者,使我们既得到作者智慧的启发,又得到美文的享受。
有人说过“作为一个高明的讽刺家,应该是一个高明的刽子手,刀落处头颅已经离开了脖子,犯人尚不知觉”。我觉的钱钟书就属于具有这种风格的幽默大师。
二、能轻车熟驾地运典隶事
《围城》运典隶事之繁博,在中国现代小说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运典隶事属“类比推理”,即所谓“古事比”。文学之“隶事运典”,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或“明理征义”(为了同样的目的),或“断章取义”(为了不同的目的)。两类用典,或“明”或“暗”,或简或繁。还有超乎这两类的“化典造境”,这是《围城》的重头戏。
先来看《围城》运典隶事的第一大类,即明理征义的推类譬(不改变原典本义)。如下例:
“俾斯麦曾说过,法国公使的特点,就是一句外国话不会讲;这几位警察并不懂德文,居然传情达意,引得犹太女人格格地笑,比他们的外交官强多了。”本例用典是“推理之譬”,一种不“直说破”的比照或类比暗含了尖刻的讽刺和幽默。“不懂外语的外交官干得了什么?相反,像不懂外语的警察处理只须眉目手势传情的私通,倒也自在从容。”下一例同样具有反推的幽默和机趣:“做诗的人似乎不宜肥头胖耳,诗怕不会好。忽然记起唐朝有名的寒瘦诗人贾岛也是圆脸肥短身材,曹元朗未可貌相。”
又如:
西洋人赶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葫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要赶,不知不觉又走了一站。到时候它是否能吃得上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许方鸿渐到下学期升他为教授。
本例是典型的类比推理,原典在这决不可少,在类比推理中又包含比喻,作者用赶驴人、驴子、和胡萝卜的相互关系比喻“上司驾驭下属”,写尽了赶驴人和上司的奸诈以及驴子和下属的愚笨,并由此推及现实世界“一切机关”“全用这种技巧”表达了作者尖锐的眼光和愤世嫉俗的情感,再顺势点到校长高松年不续聘方鸿渐却续聘其未婚妻孙柔嘉的“技巧”,又将高松年老奸巨滑的政客手腕揭露无遗,短短一百多字,有形象,有动作,又有意蕴,充分表现了钱钟书先生对生活、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力和捕捉意象、创造意象的杰出艺术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