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建筑]民用建筑设计通则.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目的 为保证建筑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通则作为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 第1.0.2条 适用范围 本通则适用于全国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 第1.0.3条 与其他规范的关系 民用建筑设计除执行本通则外,尚应执行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1.0.4条 建筑耐久年限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级: 一级耐久年限 100年以上 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 50 100年 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 25 50年 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 15年以下 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第1.0.5条 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 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 3层为低层;4 6层为多层;7 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 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第1.0.6条 建筑热工设计 (略) 第1.0.7条 设计基本原则 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外,尚应执行下列基本原则: 一、当地城市规划部门指定的城市规划实施条例; 二、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目的,综合讲求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三、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提倡社会综合开发和综合性建筑; 四、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提高和改造的可能; 五、节约建筑能耗,保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六、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应与多样化结合; 七、体现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关怀,为他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提供无障碍的室内外环境; 八、建筑和环境应综合考虑放火、抗震、防空和防洪等安全措施; 九、在国家和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有关条例和保护规划进行。 第1.0.8条 无标定人数的建筑 (略)   第二章 城市规划对建筑的要求 第一节 建 筑 基 地 第2.1.1条 基地与道路红线 一、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其连接部分的最小长度或通路的最小宽度,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制定的条例。 二、基地与道路红线连接时,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如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以外另定建筑控制线。 三、除符合本章第2.2.3条规定外,建筑物均不得超出建筑控制线建造. 第2.1.2条 基地高程 一、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制定的控制标高设计。 二、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第2.1.3条 基地安全 基地如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第2.1.4条 相邻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与空地 一、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道路。当建筑前后各自己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建筑防火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线两边的建筑可毗邻连建造。 二、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三、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 第2.1.5条 基地通路出口位置 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米; 二、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米; 三、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米; 四、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 20米; 五、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六、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应按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第2.1.6条 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 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在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条例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时,应保持与下列原则一致: 一、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 二、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并 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三、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 四、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五、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 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 六、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绿化布置应不影响集散空地的使用,并不应设置围墙在门等障碍物。 第2.1.7条 停车空间 新建或扩建工程应按建筑面积或使用人数、并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