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四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组长:
刘 敏(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主任 教授)
项目组副组长:
廖晓林(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副教授 副主任技师 )
崔江龙(宜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副主任技师)
项目组成员:
赵佩君(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 副主任技师)
舒 文(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党总支书记 主任技师 副教授)
刘 军(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主任 副教授 副主任技师)
李寿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
王玖红(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主管技师)
姜 东(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主管技师)
王江南(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医学检验教研室主任、讲师)
一、项目背景
(一)行业背景
医学检验作为一门学科、一个产业,其形成和发展源于两大方面:实际需求和市场规律。需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府需求,政府提倡“医疗安全、服务绩效”二是临床需求,质量保证、服务到位历来视为行业生存标准。三是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再就是市场规律、医学检验行业同样面临市场竞争,独立实验室、临床的POCT、医保的选择这些方面都对实验室带来较大冲击。
近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带动了国内医药水平迅速提高,医学检验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技术革命和创新使医学检验在技术和管理两大方面形成更快、更高、更准发展势头。多种检测项目、检验手段实现了全自动或半自动化。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内一些医科院校相继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 目前许多大、中型医院的检验科室都已引入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但在我省及部分周边省份一些市、县级及以下医院或医疗卫生机构,中专学历的检验技术人员仍是检验科室的主力军,由于专业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医学检验自动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发展。这些基层医院及其它医疗卫生机构急需补充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知识够用、能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这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人才需求分析
宜春市辖有3市6县1区、156个乡镇,总人口520余万人。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43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所,其余均为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450人,其中检验人员342人,仅占3%,并且主要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多数只有兼职检验人员或无检验技术人员。预测宜春市近五年对检验人才需求约600人。
赣西地区与宜春相毗邻的萍乡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4个(未含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7689人,检验人员仅208人,占2.7%。 新余市城区内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5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49人,检验人员82人,占3.8%,以上两市从事检验专业工作的人员也主要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医院,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检验工作的专业人员还是空白,人才明显不足。唯一一所学校,承担着绝大部分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能从事第一线组织与管理的人才。,分工较细,工作岗位相对稳定;工作,一般工作面较宽,工作任务变动较大。不同工作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有所不同,不同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所差异。基于这样的调查分析,本专业确定的专业定位如表3-4-所示。
表3-4-1专业定位服务向就业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能从事第一线组织与管理的人才。专业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40年厚的历史底蕴。,2003年升为高职后本专业开始招收高职学生。2008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医学检验教研室于2010年评选江西省教学团队。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结合,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2+1”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保持专业特色,拓展专业方向。根据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不同需要,从2009级开始,我们在原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基础上,增了课程教学,探索实现“大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先后两次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课程体系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课程以“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优化、更新,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专业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提升专业教学水准,微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被确立为院级精品建设课程。
近几年来,本专业教师主编、参编了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教材师资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职教师共13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 8人,占专职教师的61.5%,中级职称3名,占2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