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_环境体系审核案例
廖老师答疑电话:0755深圳市众智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Tel:075527952348 Fax:0755 案例1: 某公司的汽车尾气检测没有反映在检测/测量清单中,且未对其实施检测/测量。 案例2: 某公司冷凝水塔涤尘清洗剂的使用被识别为重大环境因素,但无对其进行控制的作业指导书,作业人员也不清楚控制方法。 案例3: 某公司生管室和电脑室的《环境手册》没有受控印章和受控编号,且为复印件,并且程序文件使用旧文件,没有得到更新。(注:最新版为01.6.18发行,该两部门还是00.6.20。) 案例4: 制造部的《环境改善实施计划书》2001年10月完成,但在12月内审时还未在部门内进行传达。 案例5: 某公司冲压部要求“废金属回收记录”每周确认一次,审核时发现2001年9月份一个月未进行确认,且生产是照常进行的。 案例6: 制造部的《环境教育推进计划书》要求对本部门全员进行消防安全的教育,但教育履历中没有反映此项教育的实施情况。 案例7: 制造部废弃油抹布作为一项特殊废弃物,但未对废弃处理作相应的记录。 案例8: 未将废纸箱的再利用列入环境改善项目。 案例9: 资材部未对新选定的供应商进行环境影响度评价。 资材部无对供应商环境行为施加影响的计划。 案例10: 办公室将节能点检的记录丢失。 案例11: 特殊物品(酒精、天那水等)放置区责任不明。 案例12: 仓库消火器前放置部品,不利火灾发生时的应急。 案例13: 在某厂锅炉房外,审核员看到烟囱冒着淡淡的黑烟,总务科长说:公司对锅炉运行有严格的控制,对煤质也有标准要求,在采购和使用前都要采样化验煤质。审核员去现场化验间查阅了化验报告,报告显示4月份以来所有煤质的灰份、水分和热值指标都不适合燃煤标准要求,科长解释说:我们的燃煤一直来自A矿,但近来煤质欠佳,我们也没办法。 案例14: 审核员来到公司总化验室,问了一些化验方面的问题并要求看化验作业指导书,现场唯一的化验员(佩戴实习工牌)说:我们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化验,但作业指导书被班长锁在柜子里,他上夜班,所以拿不到。 案例15: 审核员在化验室审核,发现化验室墙角堆放着10余个500g装的K2Cr2O7空瓶,他被告之K2Cr2O7是用来配制洗液用的,审核员问化验员洗液失效后如何处理,化验员回答:既然失效就是没用了,当然倒进化验室下水道了,每周约有2000ml。(注:洗液中+6价Cr的浓度大于50g/L,Ph小于1。) 案例16: 审核员来到化学品库,这里堆放着大量铁桶装的多元醇、异氰酸酯和制冷剂。某些桶上无中文产品标识,仅用英文注明“聚氨脂”原料,而且还看到有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混放现象和倒放现象。许多铁桶因野蛮装卸而变形严重。仓管员回答了审核员的一些提问,他说:我不懂外文,仅凭铁桶的颜色发货。这里从未发生过人身和环境事故,现在这一切都挺正常。 案例17: 3月份审核员与环境管理者代表交谈。他说其工作很忙,在环境方面的职责仅是在6月和12月组织每年2次的内部审核,并将内审报告呈交最高管理层。当问及最近一次管理评审是何时时,他说应该是今年1月中旬,但他当时不在公司。他将有关书面报告呈报总经理办公室了。他承认没有收到有关此次管理评审结果的任何报告,秘书也肯定地说:“没有,但按规定是应该有的”。 案例18: 审核员在厂长的培训下进入塑料成型厂。一进厂区就发现一群人在施工。厂长解释说这是一项新上马的工程,当问及这项工程有否做过环评,厂长说还没有履行这一手续。在靠近厂区的边界上,审核员发现几个工人带着防毒面具在喷漆,他们说有上百个铁架子要被喷漆,可能要持续一个星期以上,审核员了解到漆中含有甲苯,而且油漆味飘到厂界外。审核员继续巡视到了厂锅炉房,发现废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而下水道直通附近一河流,厂内对污水没有进行任何检测。在几个车间内,审核员闻到了强烈的有机气味并了解到是注塑过程中散发的丙烯氰和苯乙烯,而在车间排口和厂界都没有对这两种气体进行监测。在厂区边界的东侧,一冷却塔的水泵发出较大的噪声,厂长说边界附近的居民对噪声时有抱怨,但他并不清楚噪声量有多大。另外一个车间内发现配套的环保设备被暂时停用,但并没有经过当地环保局的批准。 案例19 审核员刚进工厂就看到门前的宣传栏中写着“保护环境、造福人类、节能降耗、着眼未来”十六个大字,站在门口欢迎审核员到来的环境管理者代表说道:“这是我们的环境方针,为方便员工记忆,用十六个字精炼地表达出了环保意思”。 案例20 审核员在供应处长的陪同下来到废弃物堆放场,发现角落里堆放着几个塑料大桶,且有泄漏现象,询问此事,供应处长说是废弃的化学品,暂存于此,审核员接着问谁负责管理,处长回答他们只负责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废弃化学品不归他们管,好象应由行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