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劳动股权计划的基本原则 参与原则 至少要求有70%的职工参与 有限原则 限制每个职工所得股票的份额 按劳分配原则 凡付出劳动的职工,都应获得收入 政府部门的措施和规定 公司赠给职工股份资金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当推行职工劳动股权计划的公司受到进口商品的冲击时,政府为其提供贸易保护 公司实施职工劳动股权计划时,可获得政府的贷款和担保,公司将所得款项的15%用于推行职工劳动股权计划 劳动股权计划的社会经济效用 例 实施劳动股权计划后 公司利润 提高50% 劳动生产率 提高100% 倒闭率 降低10% 劳动股权计划的社会经济效用 职工劳动股权计划对传统的企业及股份公司产权制度来说,是一次重大冲击 职工劳动股权计划对于使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基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手段 职工劳动股权计划对于企业管理方式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 四、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理论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阐述 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实现形式 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应解决的若干问题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阐述——板块论 含义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板块式的结合 要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制度。与此相对应,在分配领域中公有制经济实行按类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者各有各的实行范围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阐述——过渡论 含义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过渡性的,是为了防止发生思想混乱而采取的变通策略 要点 劳动力也是生产要素之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了按劳分配,今后条件成熟时,就可过渡到只提按生产要素分配 从另外角度谈过渡论,由于我们当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不得不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通过分配政策发挥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阐述——融合论 含义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点 按劳分配容易造成平均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各取其长,抵制其消极作用,有助于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融于一体的收入分配机制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实现形式 五要素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就是要公平地处理五要素比例分配的关系。 五要素是指劳动力、资本、经营能力、技术和土地 劳动分红论 劳动者不仅得到工资,还要从剩余利润中分享一少部分 劳动者总收入=工资+劳动分红+股份分红 广义结合论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可从社会、企业、个人三个层次来进行。 从社会层次而言,体现在劳动贡献是消费品分配的主要依据,工资报酬是绝大多数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 从企业层次而言,不同的企业根据所有制性质、资本结构和要素组合的差别,采取不同的分配方式 从个人层次而言,即可通过劳动获得工资,也可通过投资入股获得股息、利息,还可以个人技术专利折价入股参加收益分配等 (三)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应解决的若干问题 完善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为每个劳动者都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 扭转全社会的收入分配观念,保护非劳动收入 修改和调整包括宪法在内的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资本保全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等市场经济基本规则不相符的内容 鼓励各类企业在资本保全的前提下,实行各种形式的收益共享分配办法 思考题 1.结合工资的四大职能阐述工资的二重性。 2.集体谈判是如何影响工资生成变动 的。 * * * * * * * * * * * * * * * * * * * * 由工资刚性引发的失业现象 S1 D1 D2 A C B l1 l2 l3 就业量L 实际工资 W O W1 W2 产品需求减少,物价下降; 劳动需求由D1到D2,实际工资却要求维持在W1(甚至更高),失业增加,与均衡就业量相差I2-I3 。 4、效率工资理论 内容:企业支付的工资越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越高。 两方面的提高 ——提高员工对所从事工作的监制判断,有助于提升士气; ——提高了员工们因偷懒或怠工而被解雇的成本。 局限性: 企业支付的工资水平高于均值,导致失业。 启示: 保持适度的失业率是必要的,可以刺激人们努力工作,从而提高有效劳动供给量。 市场上出现了真正的待业者。 为工资刚性理论提供理论解释帮助。 第四节 按要素分配的工资生成理论 W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4-第四章 核动力舰船.ppt
- 04-通讯功能介绍.ppt
- 04-05 园林植物学 植物营养器官及其园林应用2.ppt
- 04-污水脱氮理论与技术.ppt
- 04-旭普林双块式无喳轨道建设体系技术技术报告书.ppt
- 040控制器联动逻辑编程说明.ppt
- 0402AM02张丽凤:台湾高级中学辅导制度与实施.ppt
- 041-世界最优秀的50套公寓-1.ppt
- 042-SOCIAL SPACES--社会公共空间设计.ppt
- 041425_教师心理健康讲座.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