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南沙十四涌潮间带三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core
Chinese Journal o f Eco logy 2010, 29( 6) : 1187 - 1192
*
* *
黄睿婧 蔡立哲 叶洁琼 周细平 刘 莎 许 鹏 彭 欣 曹 婧
(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厦门 36 1005)
为了解广州南沙十四涌潮间 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于 2007 和 2008 年在十
四涌潮间 选择光滩海桑( Sonneratia)和茳芏(Cyp erusmalaccensis) 3 种生境进行大型底栖
动物调查对 4 个季度定量取样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表明: 从种数平均生物量和丰度指数上看, 茳芏生境最多, 光滩第二, 海桑生境最少; 从大
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上看, 光滩最高, 茳芏第二, 海桑生境
最低ANOVA 分析表明, 3 种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均呈显著差异, 但生物量
无显著差异非度量多维标序( MD S) 和聚类分析表明, 冬季光滩和茳芏生境的大型底栖动
物群落比较相似; 3 种生境的春季和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相似同时对 3 种生境间
群落组成和数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生境; 潮间 ; 广州南沙
Q95 8 A 1000 - 4890( 2010) 6- 1187- 06
Macrofaunal community at three habitats in the 14th Yong intertidal zone ofNansha,
Guangzhou. HUANG Ruiing, CA I L izhe, Y E J ieqiong, ZHOU X ip ing, L I U Sha, XU
P eng, PENG X in, CAO Jing (College of Oceanography and Environm entalScience, X iamen Uni
versity, X iam en 361005,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0, 29( 6): 1187 - 1192.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 f m acro fauna in the 14th Y ong inter
t idal zone o f N ansha, Guangzhou, an investigat ion w as m ade at three different hab itats, i. e. ,
bare tida l flat, Sonneratia habitat, and Cyp erusmalaccensis habitat from 2007 to 2008, w ith the
seasonal variat ions of the m acrofauna l comm un ity structure at the habitats com pared and ana
lyzed. T he species num ber, average biom ass, and species richness index ( d) in four seasons
w ere all the highest at C. malaccensis hab itat, 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