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沟”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doc

我国“知沟”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知沟”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知沟”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关于“知沟”问题的研究历程;并对研究重点作了介绍;同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知沟”问题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知沟;文献综述;信息均衡 一、“知沟”假说及发展 60年代的美国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与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关注,“知沟”假说就产生在美国民众呼吁教育机会平等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推行教育补充计划,企图通过大众传播来缩小贫富儿童的知识差距。其中一项尝试就是制作%芝麻街这一儿童启蒙教育系列片,希望通过电视这一大众媒体的播放能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而最终结果显示,贫富儿童既有的知识差距不仅没有因这一系列片而缩小,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扩大。 这个理论的最早贡献是蒂奇纳等人在1970年提出的“知沟”假设。它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壑是否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罗杰斯1976年将“知沟”重新定义为“传播效果沟”,信息不仅导致“知沟”扩大,而且也会导致行为沟与态度沟的出现。另外,他还指出,不仅是大众传播,这一理论对于人际传播也同样适用。 艾蒂玛和克莱因在1977年提出的“上限效果”假说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逐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会减少乃至停止。经济地位高者虽然较早的获得信息,但是知识会在某一时间达到饱和,经济地位低者将会有机会赶上前者。 美国学者多霍等人认为有些沟壑最终也无法弥合,一个话题在一段时间后从公众讨论中消失,这样,一些经济地位低者就丧失了赶上经济地位高者的机会。 无论是沟壑扩大还是缩小,该假说对现实社会更有借鉴意义的是1974年卡兹曼提出的“信息沟”,它认为,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并非对所有的社会成员均等,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比其他人更有信息优势,信息的贫困者又有可能沦为物质贫困者。新技术层出不穷,“老沟”未平,“新沟”又出现,“知沟”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说,成为“数字鸿沟”。 这些沟壑出现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又引发了国际传播领域的“南北问题”研究。[1] 二、我国对“知沟”理论研究量的变化及起分析 为了统计我国学者对“知沟”问题的研究总量,作者对散见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同时又用搜索引擎以“知沟”为关键词对现阶段该问题的探讨进行检索,统计数量变化。为进一步统计我国学者对“知沟”问题的规范研究,作者对中 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如表1。 截止到2000年 截止到2005年 截止到2010年 截止到2013年 CNKI 4 24 117 177 维普 4 17 69 89 万方 167 4334 20100 33516 表1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分析看出,2005年之前,国内对“知沟”理论研究文献数目较少,且硕博论文比重不多,2005年之后,相关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这与“知沟”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有关。【2】 三、目前我国对“知沟”问题研究的热点分布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以一些传播学学者、社会学者、数字信息研究者等为主的研究人员对“知沟”进行了研究,并将结果以论文、学术著作、文章的形式发表出来,现将他们的研究热点分布整理如下: 1、“知沟”的概念及定义 虽然“知沟”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包括各种学术性文章中,它的含义和所指却一直是混乱而随意的。目前学术界对于数字鸿沟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较概括性的定义是:所谓的知沟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群体或个人之间所形成的知识差距。 有学者认为: “知沟”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占有和应用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付立宏博士认为:所谓“知沟”,亦称信息鸿沟,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人群之间,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应用水平不同所造成的贫富悬殊状态。【3】 对于“知沟”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在内涵和外延上达成一致。一些学者把它理解为不同的社会群体上网比例的差异,另外一些学者则把“知沟”和不同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差距等同起来。这种概念的不一致造成了研究和讨论中许多不必要的混乱,而且无法对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时点之间、或在各社会同一时点上的差别进行比较。 2、“知沟”的形成原因 对于“知沟”的形成原因,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学者将其分为两类,即国际间“知沟”形成原因和国内“知沟”形成原因。 对于国际间“知沟”形成原因: 浙江大学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