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dh[思想汇报]从921地震新闻_谈观众_媒体与政府的连环性
從921地震新聞,談觀眾、媒體與政府的連環性
馮建三
發表於 人本月刊 1999年11月
幾乎是無可避免的?媒體在報導新聞時,尤其是報導刑事或災難新聞,在發揮告
知、監督與聯繫社會之同時,總要變成惡棍,成為交相指責的對象?而既然人們
屢次批評媒體,也屢次不但沒有遠離,反倒欲罷不能,讀看聽更多媒體的相關報
導,以致有人甚至說,「消費(媒體)已然成為許多人無可救藥的心理危機處理模
式」,那麼,人們也就註定必須被迫戴上媒體惡棍的從犯的帽子?
九二一地震以來,媒體重複,或說擴大地重複了承平時期就已存在的問題。妨害
救災與醫護工作的進行。受災者身心俱疲、生活步調大受干擾之外,媒體的輪番
上陣,攝影機及鎂光燈齊下,隱私及受創的心靈,再受媒體暴力的傷害。
儘管報紙不同,電視頻道有別,但畫面、聲音與文字仍然雷同,一而再、再而三
,無分日夜川流不息、源源不絕地對外傳送,超過為了凸顯重點所須有的重複程
度。雖然媒體數量這麼龐大,卻有許多災區災民沒有得到即時的報導,彷彿他們
的困難可以延後被知道、協助。幾乎所有記者暫停本身的採訪路線,轉而投入地
震新聞的報導,卻仍有眾多意見還沒有引起更多更深刻的曝光,或甚至就還沒有
進入社會的意識之中,好像地震「只」震出災民救助、災區重建、經濟成長、政
府財政等等問題。或者,等而下之,災區民眾因不滿各級政府協調不力、效率不
彰,乃至作業蹣跚官僚,是以北上請願的活動,媒體也要加以醜化,說是外力介
入,好像災民理不直氣不壯,索求不當,反觀中央政府分化受災民眾,力阻他們
北上的不當作為,兔脫於媒體的檢討之列。
但是,我們一定會倍覺奇怪,記者也好,媒體老闆也好,難道就不如我們,他們
怎麼就沒有想到類似的問題?
也許他們本來就與一般人不同,因此真地是沒有想到。但記者也是血肉之軀,媒
體也不想招徠罵名,他們理當不會不在意人們的反應,要說他們完全眛於人情,
很難讓人置信。可是,如果他們知道這些事理,為什麼他們的理智不能指導他們
的採訪行為與媒體資源的配置?
唯一的答案是,個別的總合無法等同於全部,因為每家媒體、每個記者都必須與
所有其他的媒體與記者,相互競爭,競爭一種具體的、可以化約比較的標準,以
當前社會來說,這個標準就是利潤,就是發行量、收視率與收聽率。走筆至此,
讀者會覺得百思不得其解:媒體為了利潤,於是討好觀眾,追求收視率,於是接
著有了特定的災害新聞處理手法,於是再接著引起了觀眾指責,如此,繞了一圈
,觀眾不是在批評媒體的同時,也批評了自己?
觀眾自然無法免於被批評,就好像每個人都會自我批評。但同樣的道理,具有自
我批評意識的個別觀眾之總合,也無法等同於全部觀眾,並且觀眾行為與媒體行
為的準則,還有很大的不同。
作為觀眾的人,有七情六慾,時而理智地覺得應該看比較有深度的節目,時而因
為工作後身心疲乏,只想或只能想不動腦筋,把看電視當作是維持與外界接觸的
純粹消費動作,而不是當成是探查、了解及參與社會建構的一部份,於是,有人
這樣,有人那樣,舉止不一。與此相對,媒體遵循利潤原則,動機完全「理性化
」,不會像單一個人那般前後矛盾或左右搖擺,時而昇華,時而下墜,時而善念
盈胸,時而邪惡滿懷。
在觀眾與媒體行為準繩必然有別的情況下,試想,當比較多觀眾、比較多時候傾
向的是消費符號,不是參與吸收,或者,當觀眾個人在比較多的時候遵循的是輕
鬆原則,不是腦力互動的時候,具有利潤「理性」作為指導原則的媒體,以及受
其指揮的記者,又如何能夠不去迎合或遷就前者,背離或捨棄後者?而等到不肯
遷就利潤理性的觀眾,看到電視充滿了不符合他們需要的新聞陳現方式或題材,
或是,具有雙重動機的觀眾,從媒體只看到逸樂動機的自己,因此覺得也被損害
低貶之時,所有他們對電視的不滿也就傾巢而出,從而電視就必須承受這些批評。
這裡並不是說,媒體與閱聽人各應打五十大板,理由淺顯,當政府亂政或財團貪
財時,合理的批評不會說,選出這種政府的人,在此財團工作的人,也要承擔同
等的責任。站在公民的立場,面對這種情形,會再自我期許,努力進行更多的自
我改造,並結社以集體力量,迫使政府與財團改造。
因此,有關媒體血腥、侵害隱私、浪擲資源等等引發不快的情況,具有閱聽人身
分,同時也是社會公民的我們,需要以層次有別,但互有關聯的反應,改造媒體
。擁有自覺並指出媒體不良表現的知識與能力,並推廣這種智能,固然重要,但
不可依侍,否則再好也只是修身。所以,要對媒體施加壓力,但因為媒體眾多,
公民再有自覺、能力再大,也無法長期有效地,或同時杯葛所有媒體,於是造成
媒體利潤原則不變的情況下,公民對特定媒體施壓的成功,只是換來稍後其他媒
體得以趁虛而入,瓜分此特定媒體利潤的結果。至此,我們已經達到一個結論,
亦即不滿媒體的表現,最後還是要回歸至對所有的媒體同時施加壓力,而能夠同
時對所有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