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去西安半坡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的实践报告
关于去西安半坡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实践学习的报告
一,实践教学学习的时间,地点与人物
(一)时间:2016年10月25日
(二)地点:西安半坡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馆
(三)人物: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2016级全体学生和带队老师
二,实践教学学习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一)学习目的:通过实践学习丰富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快乐学习,活学活用。其次,使学生们对原始人类的生活,氏族部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母系氏族部落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使同学们深刻了解中央集权国家在古代中国的作用以及对现在产生的深刻影响。最后,让同学们了解考古学知识,培养兴趣,感受考古学家工作的艰难,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细心,耐心的精神。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考虑问题,接触社会,放宽就业面,提前规划大学生活。
(二)主要内容:
1,西安半坡博物馆
(1)半坡遗址与半坡博物馆的建立
半坡遗址——偶然的发现
1953年春天,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大背景下,西安市东郊也热闹非凡,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当时政府决定在半坡这个地方建火力发电厂。就这样偶然性的半坡遗址映入眼帘。
半坡博物馆的建立——中央的支持
西安半坡遗址的发现,曾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眼球,在发掘现场,几乎每天都有群众去参观。国家领导人也很关注,其中陈毅副总经理大力支持建立半坡博物馆,帮助筹集资金。最终在1958年4月1日这个史前博物馆正式开馆。
(2)半坡人的生产生活
A农业:a农作物——粟(因地制宜,产量大,而且可以藏的时间久),蔬菜
b生产工具——石斧,石锄,石刀,磨棒,石磨盘
c储存粮食——窖穴(一般在距离房屋比较近的地方,用来储藏剩下来的粮食)
B打鱼狩猎:农业的发展为渔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狩猎工具的进步也为渔猎发展作出贡献。
C建造房屋:a半地穴式房租(最早人们不会在地面上筑墙,就利用天然的资源当做墙体。但是由于这种房屋在地下的原因,人们身体很容易受潮而遭受疾病)
b地面建筑(在半坡人晚期的时候,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发现,地面建筑慢慢出现,这曾大大改善了半坡人的居住环境)
D陶器的制作:火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陶器的制作成为可能,从而在半坡人中广泛使用,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陶器。比如说尖底瓶,在人们打水时会很方便,很容易。从遗址来看,这一时期也出现了陶窑,相当于现在农村里的村办工厂。由此可见,陶器在半坡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半坡人的文化
A埋葬习俗:很讲究,形式多,有单人葬,多人葬;在形式上也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之分;墓葬中一般还有陪葬品。小孩的墓葬一般是“瓮棺葬”,且都没有随葬品。但是在半坡有一个跟特殊的现象:一个5岁左右女孩的墓葬可以称之为厚葬,有精美的随葬品。
B祭祀文化(宗教信仰):据考证,祭祀一般在村子里的正中心。在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祭祀用的许多小瓦罐。半坡人的祭祀也是十分讲究的,这可能与他们对神的信仰有关吧。他们通常会用立石,烧火等方式来祭祀,这都是有缘由的。
C陶埙:在半坡里面虽然没有看到有关陶埙的实体遗物,但是看到现代人在出售陶埙,想想这也应该是半坡人的文化吧。对,没错,是的。
(4)半坡人的智慧
A物理知识,重心原理在那个时期已经被半坡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如尖底瓶。
B对于自然力,自然资源的利用,从半地穴式到地面建筑,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经验的总结。
2,秦始皇帝陵博物馆
(1)兵马俑的发现:1974年的时候,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
(2)叹为观止的兵马俑坑
1号——右军(战车,步兵)2号——左军(战车,骑兵,弩兵)3号——军事指挥部(但是没有将军,这与秦高度中央集权有关,权利集中于皇帝一身)4号——中军(由于秦朝后期的动乱工匠们可能没有来得及将陶俑放入坑内,所以给人呈现的是空坑)
(3)秦人的智慧
A帝陵的建造:直到目前为止地宫的具体构造还不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陪葬坑,始皇帝墓的格局,占地面积如此之大,完全可以令如今人感叹古人的智慧与伟大。技艺精湛的古人做的每一陶俑,在形态,面部表情,姿态,神情上都不一样,身体的细节,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史料中记载:“地宫穿三泉,下铜致椁奇珍异宝甚多。”若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地宫的深度我们可以想象。2200多年过去了,帝陵的封土历经风吹日晒,沧海桑田依然矗立。地宫之谜现代的科技水平尚且不能解开,里面的天文地理现象考古学家结合相关知识推测过,可能会有比较完整的28星宿图。秦人,你们的智慧不朽。
B兵器:堪称奇迹。众多兵器中出土了一把“神剑”,它埋藏地下历经千年没有生锈,被压弯后不久又能恢复直。其防腐,韧度都让进人赞叹不已。
C彩绘技艺与铜车马:秦陶俑和秦铜车马都有大量运用彩绘工艺,在那个时期就出现了很美的色彩。目前出土了两辆彩绘铜马车,一号由四匹彩绘铜马,车舆,伞座,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