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级教师徐珍华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政治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特级教师徐珍华(演说家): 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政治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从中国有历史记载开始到清亡为止,中国一直在君主制度统治之下,所有的君主并不是“虚位”的,而是掌握实权的,尤其是从秦代以后,君主的权力更日趋强固,所以中国古代的政治乃是一种君主专制的政治。在君主专制的古代政治下有几个特质是值得提出来研讨的。 朝代的更迭现象永不终止 从有较可靠历史的时代——夏代以来,中国成为家天下的政治,于是形成“一姓王朝”,君位由异姓接替即表示朝代变更(五代时例外,当时盛行养子制度),在“一姓王朝”的制度下,朝代的更迭现象永远不能终止。观察史实,从夏代到清代,没有一个王朝的寿命达到一千年,最长的是周代,计856年,最短的是五代的后汉,仅四年。朝代的不断更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何以一姓王朝会造成不断的更迭现象?换言之,何以一个旧的朝代必定会趋向败亡而由一个新的朝代取代?其中原因甚为复杂,颇堪玩味。而其关键则为君主本身的问题。一姓王朝的君主,其政治才能常呈递减的现象,愈到后代的继体君主其政治才能愈低,缺乏政治才能则其统御权力便由强大而削弱,终至完全消失,这个朝代也因之崩溃。 从秦始皇废除周代的封建制度起,在中国历代政治中,君主便占了极端重要的地位。君主权力之大,笼罩全国,这是周朝天子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一切政治权力(有时甚至财富名誉等权力)的源泉来自君主,只要君主坚持,他可以做任何他所想做的事。李斯劝秦二世要“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即是明白说明君主的权力应该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后世的君臣们虽然再也无人敢像李斯那样赤裸裸地说出君主的权力无限大,然而,实际上,历代君主除了受制于自己的观念、想法和良心外,并不受外界力量的拘束。自古以来从谏如流的君主并非没有,但是他们之肯于纳谏,并非出于他们本心的志愿。唐太宗是以从谏如流著名的,但是他的从谏乃是因为他鉴于隋亡而觉得纳谏对他有好处才自愿接受的。赵翼《廿二史剳记》中谈到唐太宗勇于纳谏的原因时说:“盖亲见炀帝之刚愎猜忌,予智自雄,以致人情瓦解而不知,盗贼蜂起而莫告,国亡身弑,为世大僇,故深知一人之耳目有限,思虑难周,非集思广益,难以求治,而饰非拒谏,徒自召祸也。”《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屡自言君主纳谏可使国富民安,对君主有利。一个自任其智的君主,没有任何强制的力量可以迫使他纳谏。同时,中国自古以来也没有任何法律来约束君主,人性本属好逸恶劳,无限制的权力,最易使人腐化。然而,在专制政治之下,君主的个人生活绝不能脱离实际政治而独立,君主的行为常能直接影响实际政治。君主的腐化,除了滥用权力,破坏公平与正义的原则,造成臣民的不满外,还会有两个极不良的影响:一是为了供应君主过分的享受,政府不得不对百姓重税厚敛,这种经济上的榨取一旦超过了限度,必然是农村经济枯萎,盗贼增多,盗贼众多又会引起战乱,而战乱又足以使王朝式微,王朝式微又是王朝覆亡的前奏;二是君主的腐化,过分贪图享受,遂不理政事,大权下移,大权下移的时日久积,臣下便取得威势,造成“权臣”的出现,而王朝则日渐衰微,终成“大盗窃国”之局。由此可知,君主腐化的结果,必然使王朝走向衰败的路子。中国古代的君位采世袭制度,继体之君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和接受畸形教育的影响,其才智愈后愈低,又完全不了解世故与民情,于是,君主和被统治者之间的距离更愈拉愈远。可是,君主却拥有无限制的权力,自然难免滥用权力,危害人民(有时,继体君主滥用权力而危害人民并非君主的有意作为,而是不自觉其行为对人民的后果,这便是君主远离人民的表现),中国的被统治者是极具忍耐性的,服从与名位的观念深入人心,除非万不得已决不敢反抗居尊位者的命令。然而,忍耐是有限度的,求生与自卫乃是人类的本能天性,一旦政治上的权威影响到其生存时,必然发生反抗,战乱从此而起,战乱的结果必然削弱王朝的威信,使王朝步上衰亡之途。东汉末的黄巾之乱、唐末的黄巢之乱、明末的流寇和清末的太平军,均是最佳例证。仲长统对于朝代的更迭曾有精辟的见解: 继体之时,民心定矣,普天之下,赖我而得生育,由我而得富贵,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豪杰之心既绝,士民之心已定,贵有常家,尊在一人,当此之时,虽下愚之才居之,犹能恩同天地,威侔鬼神,暴风疾霆,不足以方其怒,阳春时雨,不足以喻其泽,周孔数千,无所复角其圣,贲育百万,无所复奋其勇矣。彼后世之愚主,见天下莫敢与之违,自谓若天地之不可亡也,乃奔其私嗜,骋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恶,目极角觝之观,耳穷郑卫之声,入则耽于妇人,出则驰于田猎,荒废庶政,弃亡人物,……使饿狼守庖厨,饥虎牧牢豚,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断生人之骨髓,怨毒无聊,祸乱并起,……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寇仇也。至于运徙势去,犹不觉悟者,岂非富贵生不仁,沉溺致愚疾邪?存亡以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