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世界文学名著导读》 ――课程理念及教学方法.ppt

《世界文学名著导读》 ――课程理念及教学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文学名著导读》 ――课程理念及教学方法

“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 多元文化的教育经验激发出新的世界观。早在1801年,德国作家歌德在其作品和谈话录就触及到多元文化的主题。 他确信,人类精神的最高创造反映了一个存在于现象背后的复杂的内在秩序。不同文化之间在精神上是息息相通的,不管其外表如何不同。 晚年的歌德被东方文学和文化所吸引,不是因其地方色彩,而是因为他从中发现了永恒的人类因素。正是在对东方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 世界文学是“穿越时空”的作品之集合 哈佛学者戴若什(David Damrosch)将世界文学定义为“穿越时空,能在远离本土语境之异域广泛流行的文学作品之集合”。这种作品的主要读者是以超脱于作品原始语境的视角、迥异于原作者所能设想之身份进行阅读和阐释的。 “拿来主义” “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拿来主义》 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 1992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WCCD) 由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成立,在前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委员会集中了国际社会一批一流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其中不少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起草了这份里程碑式的报告 “文化多样性”是指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从民族多样性、宗教多样性和文明多样性三个层次来表述。 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保护文化多样,发展先进文化,对推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不同价值理念不断发生磨擦或冲突,另一方面,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也有了更多相互交流、借鉴的机会。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要解决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价值冲突,使之更相互交流、借鉴,并在接纳现代性,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 课程简介 本课程精心选择最能代表人类普世价值、反映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结合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资料,对其作系统的介绍和深入的解读。课程内容涉及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希伯来的旧约圣经、近代英、法、德、俄等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本课程通过主讲教师对上述经典文本的细读式讲解,辅以课件、图片、影像资料的展示,以及课堂讨论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全方位地揭示世界文学经典的人文内涵和美学意蕴,引导学生养成独立的思考能力、高度的移情能力、超越自我中心和本族中心的道德想像力,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普世价值的一致性,以自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 必读书目 张德明:《世界文学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奥立弗·A.约翰逊等《世界文明的源泉》(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希腊]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希腊]荷马:《奥德赛》,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希伯来]《圣经》(和合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年,南京。 [英]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郭建中译,译林出版社,1996年。 [德]沃尔夫冈·歌德:《浮士德》,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法]司汤达:《红与黑》,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俄]费·米·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本课程结构模式(2+3+4~ ) 理论课 2 讨论课 3 课后阅读 4 ~ 介绍相关文学名著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审美特征等 由助教组织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根据主讲老师提供的阅读资料自主阅读、思考 ?课程动态示意图 写作 思考 听讲 阅读 讨论 经典作品 (一)授课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包括讲课、阅读和讨论。安排1次期中作业,1次期末考试(开卷)。除考试外,还要求选课学生上交1篇长约4000字的研究论文。论文题目向讨论课导师咨询后决定,届时将会列出一批适当的题目。 (二)课程评分规则 平时成绩(含期中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40%,课程论文占40%,期末考试占20%。研究论文要尽可能参照原始材料,即相关的经典名著,集中于其中的某个方面内容或主题,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