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PPT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耐药菌的难题,远不止NDM-1!;;;;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CHINET监测 (2010年);2010年CHINET监测网临床分离菌在 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的分布 ;2010年CHINET监测网临床分离菌在 各类标本中的分布 ;CHINET耐药监测革兰阴性菌菌种分布;CHINET耐药监测革兰阳性菌菌种分布;MSSA(2177株)与MRSA(2302株)的耐药率(%);2010年14家医院粪肠球菌(1829株)和屎肠球菌(1817株) 的耐药率(%);2010年14家医院5529株克雷伯菌属耐药率(%);2010年14家医院5080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2010年14家医院5523株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89.6%) 细菌的耐药率(%);;;前十位细菌耐药率;前十位细菌耐药率;前十位细菌耐药率;;细菌耐药的主要根源; 抗菌药物导致细菌耐药的解释;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存在耐药基因:细菌天然存在或后天因为基因突变或转移得到了耐药基因。 耐药菌产生增加(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由于过多地使用抗菌药物,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感染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感染面临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感染面临的压力;;?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2008年130文件) 1? 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2? 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3?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4?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5?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6?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重点抓特殊耐药细菌的监测、控制和管理,一旦发现MRSA、VRE、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要告知所在的部门,并协助该部门一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洗手的现状;;2000年,Didier Pittet 与同事的研究证明, 手部卫生能够明显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洗手的指证;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1)主要耐药菌纳入管理 革兰阳性球菌 MRSA VRE VRSA 革兰阴性杆菌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等 凡在注明“耐药菌”字样的均纳入管理。;2)管理办法:接触隔离 3)具体措施 在病历夹上和床旁贴特殊隔离标记。 按照特殊感染进行床边隔离(有条件进单独病室),该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放在最后执行或单独进行,主要用具单独使用。 加强洗手和手消毒,处理病人伤口、导管、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必须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防护镜、穿隔离衣,包括医生、护士、护工、工勤人员、家属。;1、对使用过的器械、物品及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做好消毒处理;患者解除隔离、转床或出院后对环境、设备仪器等物体表面终末消毒;必要时采样。 2、污物直接送污物室,不得暂存治疗室或其它场所。 3、重视会诊及进行床边检查项目时的交叉感染,以防科室间耐药菌传播。 4、检出耐药菌部位连续三次培养无耐药菌出现时,解除耐药菌隔离措施。 5、同一病区不同病人短时间内出现3例相同耐药菌时,在加强消毒隔离同时立即报院感办。;多重耐药菌和 泛耐药菌的治疗;治疗总原则;抗菌药物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临床疗效的PK/PD 标记参数;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小 结;感谢聆听!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