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区域创新视角的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因素精选
论区域创新视角的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因素
论区域创新视角的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因素
摘要:21世纪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高效培养需要区域内各个组织和机构的协作和配合。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和政府,创新人才的培养则需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大学为主要基地,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为桥梁,政府协助促进的模式下健康运行,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刘向阳(1962-),女,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等研究;强洁(1982-),女,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硕士,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资助
1引言
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和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要素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政府。创新人才是决定区域创新能力强弱的根本因素,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各大创新主体间的互动。以往学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多集中于高等教育机构,从区域创新的视角系统地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大主体要素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将从区域创新的视角出发,系统地分析高等教育机构、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组织、政府等五大区域创新主体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和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构建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型。
2区域创新主体对创新体系指标的贡献
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需要根据一定的指标来衡量,所选的指标需要具有规范性、层次性、互补性、简明性、政策相关性、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本文综合国内众多学者建立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选取了其中一些通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主要以科技指标为重点,兼顾社会和经济指标,以投入、产出为主线,来分析五大创新主体对这些指标的贡献作用(详见表1)。
表1区域创新体系评价指标
区域创新指标
企业
高等教育机构
科研
机构
中介
机构
政府
RD资金/人员投入
√
√
√
√
专利申请/授权数
√
√
√
商标申请数
√
√
技术合同数
√
√
√
√
高新科技产品产值
√
√
员工培训率
√
√
技改项目数
√
√
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数
√
√
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
√
√
√
√
政府科研基金
√
资料:根据张宏性《国家创新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甄峰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珠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3],软科学研究与共享平台《陕西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4]整理
注:“√”表示此创新主体对相应的创新指标有贡献
从表1可以看出,在五个创新主体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与创新指标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在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等一系列市场活动过程中,需要投入RD的资金,甄别和培训研发人员。高等教育机构对区域创新体系功能的两大主要功能表现在科学研究和培育人才。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应用型研究,主要的创新指标表现为研究资金和人员,申请专利个数与企业签订技术合同等。中介机构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间起媒介作用,促进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间的科研成果市场化,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政府在整个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在宏观上制订政策支持外,政府每年还向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划拨的资金直接带动了区域创新的发展。
,3创新主体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通过以上对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指标贡献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达成这些指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拥有一批创新型人才。各个创新主体在人才的培育机制上发挥着不同的功用,并且相互作用,以影响创新人才的培育。
高等教育机构
高等教育机构是基础性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根据高校层次结构分析,我国大学可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五类[5]。他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发挥不同的作用。
研究型大学是指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能力,以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研究生)为主要任务,以科研为中心的大学[5]。在人才12下一页相关范文论区域投资促进信息平台的建设审计学术论文范文三篇企业党建学术论文范文三篇四德工程建设理论中西医学的优势与趋势中国文化学术论文黑色幽默文学论文医保结算绩效审计可行性研究联网审计论文基层审计机关财政联网审计的实践与探索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想象与真实:网络玄幻小说《诡秘之主》的空间叙事研究.pdf VIP
-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pdf VIP
- 2024~2025学年10月山东青岛城阳区青岛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详解版).pdf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国庆双节小区物业安全温馨提示.doc VIP
- 《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docx VIP
- 长春易加科技-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pdf VIP
- 23CJ87-1 采光、通风、消防排烟天窗(一)参考图集.docx VIP
- 车辆GPS动态监控管理制度完整.doc VIP
- 2-2《TIPS操作手册(公共代码管理子系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