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长培训会PPT
主要内容: 一、新生代学生情况分析 二、针对孩子现状商议应对策略。 三、互动与探讨:家庭教育方略探索。 学生这一时期的发展具以下特点: 1、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 2、冲动是他们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好奇是他们一生中的高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材的培养没有十几年的精心培养是成不了人才的,靠朝夕之功是培养不成人材的,靠侥幸心理也是断然培养不好孩子的。 一、网瘾的危害 1、长时间上网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意和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异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2、严重迷恋网络还可能使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瘾症状。一旦离开网络,他们便会产生精神障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常常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 3、网上的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又是现实世界的扭曲的表现。现实中的事物,在网上容易被夸大,甚至于变为相反的东西。这样的互联网容易造成人们角色的混乱。互连网是一个“身份丧失”的地方。 三、如何预防孩子上网成瘾 1、不能让孩子随意玩电脑。这样肆意一个假期后,是很难戒掉网瘾的。在对待孩子迷恋网络的问题上,父母一定要持之以恒,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纵自己的孩子。 2、规定上网时间以及上网的范围,最好让孩子在自己的控制下上网,避免孩子接触对健康不利的网站或各种网络游戏。 3、用适当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丰富孩子的生活,使其不再专注于网络。 4、明确使用电脑,电脑并不是玩具,不能只作为娱乐使用。 5、在公共区域或父母的专属领域摆放电脑,不可让孩子有独享电脑的感觉。 6、多给孩子一些关注,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四、与网络成瘾过招,家长要把握几个原则: A、宜疏不宜堵 家长不要停留和纠缠在网络使用这个层面,而是要绕到背后,找到孩子上网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这一点需要家长花时间、花精力“培养”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有的孩子一开始并不会成瘾,但父母不信任他,孩子一碰电脑家长就死死看着,使得孩子越来越不相信父母,越来越投入网络。对此,家长可以把电脑放在书房、客厅,而不是孩子的房间,使家人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机会,而不是孩子在房间里玩,妈妈隔一会就推门检查。 B、用替代方案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长需要观察和沟通,了解孩子是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比如父母的爱不够、学习挫败感、缺玩伴等,找到原因后,给予补偿。对于学习成绩差,只有在网络游戏中才能得到成就感的孩子,家长在学习方面可以提出最低要求,比如及格就好,让他能够达到,然后给予鼓励、达到这一要求以后,再逐步提高标准。对于缺乏其他玩耍方式的孩子,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出去和同伴一起玩耍,或者父母多和孩子呆在一起,邀请其他家庭的孩子到家中做客等。对于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长对着干的孩子,家长要优先改善亲子关系,然后解决上网问题。 五、家长有必要纠正几个误区 1、沉迷网络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毫无前途的坏孩子。 2、我们要警惕极端的例子,但也不要被吓坏。青少年可塑性极强,在不同的层面都有矫正的可能,只要父母不放弃,孩子就有希望。 3、网瘾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不能只看结果,忽略了孩子成长中积累的过程。 4、网瘾并不单是孩子的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问题,家长也要同时调整自己 5、网瘾不是思想道德问题,家长用说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这不是表面的“贪玩、没上进心”,而有着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6、网瘾背后潜在的心理问题,往往比单纯的成瘾行为严重得多。因此,要帮助孩子戒掉网瘾,家长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能期待立竿见影。 六、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 家长可以试着和孩子沟通交流,共同协商 2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比如,原来每天上网8小时以上,第一周减少到6小时,第二周减少到4小时,第三周3小时,第四周2小时等。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奖励和惩罚。惩罚不是打骂,而是将孩子最喜欢的食物、活动适当剥夺,比如不能吃冰激凌、不能看电视等。 一、家长应注意的事项 (1)重日常修养,注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2)树立自己的威信. (3)“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 (4)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5)创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6)教给方式方法,不做保姆或警察。 二、家长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陪学型——家长亲自上阵,帮孩子找错题、抄题、背题、讲题; 催逼型——家长恨不得让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牛不喝水强按头; 唠叨型——家长为了督促孩子学习不停地说教、指责、埋怨; 焦虑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捕歼战斗中地排教案设计.doc VIP
- 深圳希莱恒电解质说明书.doc VIP
- 开展体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docx VIP
- 学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VIP
- 双眼视异常分析临床处理2020.pptx VIP
- 排捕歼战斗连贯演练.docx VIP
- Illustrator教程Illustrator绘图技巧Illustrator经典实例Illustrator网格工具绘制逼真花瓣.pdf VIP
- 民企混改公司合作协议书10篇.docx VIP
- 如何免费申请QQ号申请qq号方法.docx VIP
- Illustrator进阶技巧.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