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之所悟.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程理念之所悟

人文情怀耀我行 ---新课程理念之所悟 学校 : 普陀中学 姓名 : 金虹 [关键词] 新课标,教材,激发,设计,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耀我行 ——新课程理念之所悟 [摘 要] 新课改环境下的英语教育是否还是一如既往的新瓶旧酒形式,还是乱花 渐欲迷人眼,跟教材的初衷背道而驰呢?面对身处信息爆炸年代的90后学生,教育第一线的我们难道还是用呆板的技术为塑造鸡肋似的人才而前赴后继?NO,我们在思考,我们在斗争,我们不该痛定思痛,洗心革面吗!新课程,新教案,不正是我们进行蜕变的契机。如何利用与时俱进的教材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渴求,对信息的处理,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所关注的,也在探索的东西。我们的教育,再不能继续扮演着过滤器和保姆的角色了!别让我们渺小的功利心湮灭了学生内在的人文情节;别让我们的英语教育与改革开放的步调大相径庭。 [关键词] 新课标,教材,激发,设计,人文情怀 一、高中英语教学人文缺失的现状 回首往日的教学,扪心自问,每堂课最难以割舍的还是那些语法和短语,若是遗漏了什么语法知识点,如坐针毡,恨不得立马补上,或自我安慰,考试可能不会考到;若一个老师讲错了一个语法点,那就惶惶不可终日,痛心疾首,怕失了面子怕贻误学生。而至于教材里面的大量渗透的文化信息,倒也无动于衷罢了,能省则省,能过则过,或者把文化及其所传递的信息用几张或简单或花哨的幻灯片了了带过,蜻蜓点水般,那般坦然那么潇洒。而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自从05年,浙江省取消高考听力后,原本在听力教学中所牵涉的背景知识介绍也被任意宰割,无人问津。总之,我们现在的课堂教育充斥着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用铺天盖地的死气沉沉的练习培养一些只做不说的“高手”。君不见我们的教育并没有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而节节攀高,尴尬的境地让我们有几分心痛:一方面,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讲解语言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却十分薄弱。譬如,反复强调的知识点还是不用应用,解题能力还是很差,上课几乎没人主动发言,更别提跟外国友人进行顺利正常的交流。 然也有很多人认为,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基本上为高考服务。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花大的精力投入到浩瀚无边的综合知识里面,信息永远在变化,我们的英语教育是如此的渺小。只要把教材讲透,把语法知识讲深讲透,就教好了英语,而学生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语法,一个好的老师就是能帮助他们立即解决语法问题的老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并不能指责各色的想法,这有其社会的和历史的原因。而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不是怨天尤人,不是盲目悲观,我们肩负着指点迷津,传授道理的责任。即便存在着误解和不信任,我们还是要充满信心的接受挑战,揭开英语学习的真谛。既然我们对高考是如此的顶礼膜拜,那么就让我们细心追寻高考的蛛丝马迹吧。 二、高考中千丝万缕的文化情节 记得在06年暑期浙江省新课标培训上,有教师提问,高考主要考什么,刘道义教授回答说:你们一线教师教什么,我们就考什么。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高考没有整齐划一的模式。首先,不同教师肯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次,不同地区有不同教育水平。如何让高考发挥公平公正的原则?显然,高考的内容不是一躇而蹴,它应该是教育背后被挖掘的能力和态度。 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每每高考的阅读都涵盖了那个时期重要的人物事,这难道不在提醒我们,要放眼于信息的扑捉,要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也就是说,英语并不是语言只是而是获悉更多信息的桥梁。 高考英语越来越侧重与检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下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与综合文化素质。如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考题: ---Don’t be afraid of asking for help _______ it is needed. A. unless B. since C.although D. when (答案D) 如果从语法角度分析或者从句子的意思角度分析,这一题的答案就变得摸棱两可了。如果选择B,从语法角度看可理解为由 “sinc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即“既然需要帮助,那就大胆地求助吧”,这样分析似乎也是想得通的。其实正确答案D中的 “when” 在这里表示 “if”,意思是:“假如需要帮助的话,你就大胆地救助吧”。此题主要是考查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使用的规范性和地道性。如果我们只注重语法分析的话,往往会望文生义。再如2004年的考题: ---It’s getting late. I’m afraid I must be going now. ---Ok. ___________. A. Take it easy B. Go slowly C. Stay longer D.See you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