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2-4.ppt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2-4

歷史地理知識 (一)歷代行政區劃的演變 第一階段秦至南北朝約800年为州、郡時代。秦漢爲郡、縣兩級制;魏、晉、南北朝爲州、郡、縣三級制。 漢武帝時,在全国分設十三個監察區,稱十三刺史部。東漢末,改十三部刺史稱州牧,演變爲郡、國以上的一級行政區。 第二階段隋至宋、金約700年是道、路時代。 隋實行州(郡)縣二級制。唐宋遼金時代的行政區劃是以道、路統轄州、縣的時代。 第三階段是元至民國近700年爲行省時代。 元朝省下有路、府、州、縣。明朝省下有府、州、縣;清朝省下有府、廳、縣。 * (二)古代都城的設置與變遷 歷史上我國共有277個政權建有217處都城。 西安、北京、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安陽,合称为“七大古都”。加上郑州,为八大古都。 (三)歷史地名知識 我國的地名,從語言的角度劃分,可分爲漢語地名和少數民族語地名兩類。東北、西北、西南、內蒙古、西藏等是少數民族語地名居多的地區,其餘地方則主要是漢語地名區。 地名一般由專名和通名兩部分構成。如北京、杭州、香港的名稱中,京、州、港是通名,北、杭、香是專名。 一、以自然因素命名的地名 1、以河流及泉、湖等命名(甘肅涇川,青海湟源、湖南湘潭) 2、以山、原、谷、阪、峽命名(山西五台、陝西高陵) 3、兼因山和水爲名(陝西咸陽) 4、以方位命名(山東、山西則以位太行山之東西而爲名) 5、以特産命名(青海之柴達木[蒙語爲鹽澤之意]) 二、以人文因素命名的地名 1、以古國、城寨、鄉聚爲名(今山西夏縣相傳爲夏禹故都) 2、以部落、官職、封爵爲名(陝西省大荔縣春秋時爲大荔之戎居地) 3、以祥瑞祈福命名(陝西之長安、安康) 4、以文治武功命名(河北之遵化、懷柔) 5、以帝王年號、陵墓、神祠等命名(福建永泰縣、政和縣) 6、以避諱而命名(山西平遙原名平陶,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燾諱而改) 7、以字的音形變易而命名(陝西禮泉[醴泉]、周至[盩厔]、富縣[鄜縣]、千陽[汧陽]) 8、以兩地之名合稱命名(河北隆堯縣是取堯山、隆平兩縣各一字而來) 9、以民族、移民命名(甘肅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 10、以紀念革命先烈而改地名(陝西志丹、子長縣,山西左權縣) 還有以方言、傳說、交通道路、僑置州、縣等方式而命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