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ppt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叶片泵简介 顶轴油泵技术数据 单联泵 柱销式叶片泵(35V25A-1DR) 排量 69.9ml/r 额定压力 17.5MPa 输出流量 91L/min 驱动功率 37KW 转速1200转 重量14公斤 油封 36.5*50.8*7.9 联轴器补偿圈 Ø45*56*95*20 均布8 带锥度 型号的表示 35机壳规格 V 叶片泵系列 (系列说明 分20V 25V 35V 45V ) 25 几何排量 机组规格 代号 cm3/r in3/r 35V 25 81 4.94 30 97 5.91 35 112 6.83 38 121 7.37 A 油口连接方式(螺栓法兰) 1 带键直轴 出油口位置 A 在进油口对面 B 从进油口逆时针9度 C 在进油口同侧 D从进油口顺时针90度 R 顺时针 L 逆时针 泵内部图片 泵芯 转子及叶片 配油盘 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优点:输油量均匀,压力脉动较小,容积效率较高,运转平稳,体积小,重量轻。 缺点:对油液污染较敏感,转速不能太高 由定子、转子、叶片和前后两侧装有端盖的泵体等组成。叶片安放在转子槽内,并可沿槽滑动。转子和定子中心重合,定子内表面近似椭圆形,有两段长半径为R的圆弧、两段短半径为r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所组成。在端盖上,对应于四段过渡曲线的位置开有四条沟槽,其中两条与泵的吸油口沟通,另外两条与压油口沟通。 泵的工作原理 当电机带动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压向定子内表面,并随定子内表面曲线的变化而被迫在转子槽内往复滑动。转子旋转一周,每一叶片往复滑动两次,每相邻两叶片间的密封容积就发生两次增大和两次减小的变化。容积增大产生吸油作用,容积减小产生压油作用。因为转子每转一周,这种吸、压油作用发生两次,故这种叶片泵称为双作用式叶片泵。双作用式叶片泵的流量不可调,是定量泵。 相对应还有单作用叶片泵,定子内表面是圆形,转子与定子有一定的偏心量,吸油、压油只有一次,偏心量可以改变相应引起输出量的变化。 安装的注意事项 工作介质 推荐使用抗磨液压油 要在进口安装过滤装置 滤网精度不低于25微米 温度范围:环境温度 -20--+70℃ 工作油温 +10--+60℃ ■油液的温度和粘度: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泄漏严重。 安装的注意事项 ■ 油泵支架座结构要牢固、刚性好,并能充分吸收振动。 ■ 泵和电机轴必须对正,同轴控制在Ø0.1mm以内,不允许刚性联接,必须通过挠性联轴节驱动。 ■ 进油口处法兰,接头以及整个吸油管道必须严格密封,防止漏气,否则将会引起噪声、振动,并在油箱内产生大量泡沫。 ■ 油泵启动前,应检查进出油口,切勿搞错。泵的选装方向与标牌指示方向一致。由于泵的装配后或长时间停运转再启动,会产生吸空现象,故应在排出口安装放气阀或松动出口法兰,以放出空气。 安装的注意事项 ■ 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反转。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 ■叶片泵装配,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最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 ■拆装时,注意工作表面清洁,工作时油液应很好过滤。 ■叶片在叶槽中的间隙太大会使泄漏增加,太小则叶片不能自由伸缩,会导致工作失常。 ■叶片泵的轴向间隙对ηv影响很大。 1)小型泵-0.015~0.03mm。2)中型泵-0.02~0.045mm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