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地理学的对大学生行为与校园行为空间相互影响的探讨.docx

基于行为地理学的对大学生行为与校园行为空间相互影响的探讨.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行为地理学的对大学生行为与校园行为空间相互影响的探讨

基于行为地理学的对大学生行为与校园行为空间相互影响的探讨——以东北大学学生行为与校园空间为例摘要:行为地理把心理、行为等因素引入人地关心的研究中,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平衡、反馈的空间关系规律。本文从行为地理学的宏观角度入手,又以大学校园这一特殊微观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东北大学校园空间及大学生校园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并对相关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提取,对大学生行为与校园空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讨论,得出相关结论。关键词:大学生行为 校园空间 行为空间 行为地理学一、研究意义当今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教育的年代,校园规划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校园进行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大学校园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了解,才能设计出适合当代大学生教育,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舒适、高效、实用的大学校园。二、概念引入1、行为对于人的行为,可以简要地界定为:人在与外界相互作用时为实现某种预期的目的(或出于潜意识)而用自身的机体所做出的连续反应或连续活动的过程。行为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为是指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在的活动;而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外,尚包括间接推知的内在的心理过程:意识过程、潜意识过程。这也可称为隐行为。这些内在的行为通常只有当事人才能意识到,别人很难作直接观察或预测。勃鲁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的作为和行动。行为可分为内在的、秘密的以及可观察到的行为。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社会学家龙冠海将行为解释为态度的表现。社会学家汤姆斯指出任何价值均可引起人的行为趋势(心理态度),无论何种方式的行为,均为价值与态度之间的联系。2、人的行为有下列特征:(1) 人的行为是适应性的。贝利生及斯坦纳解释适应行为是“有机体动作的方法以合乎环境的要求并满足本身的需要。(2) 人的行为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是多变的。人的行为受着外部环境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强烈影响,在种族之间、 地域之间以至不同年代之间人的行为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3) 人的行为是可控制、可训练的。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教育、训练而获得的。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经过环境的熏陶感染及学习得到改造。一个孩子,经过教育可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行为学家华森认为婴儿是可塑的,可以训练他成为医生、艺术家、律师等,或做盗贼、乞丐,视训练的方法不同造成不同的结果。正是由于人的行为具有可塑性,才为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4) 人的行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性的有机组织表现。约束人的行为过程的主观条件包括人自身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5)人的行为是动态的、发展性的。2、行为空间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他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动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通常情况下,直接活动空间与人们日常行为活动关系极为密切,间接活动空间则激励人们进一步的空间探索欲望,从而产生迁移行为活动。3、大学生行为及其行为场所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有其自身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及特定的行为场所。第一,大学生行为特点:(1)规律性学生日常主要活动是学习、研究、生活、运动等,主要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公寓、餐厅、运动场、公共活动场地等场所,且不断往返它们之间,在行走路线和时间上有很强的规律性。(2)多样性学生除了规律的必要活动之外,还有多种学术活动、社团活动及文娱体育活动。今后随着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增强,与社会的接触必将更加扩大,生活的多样性要求环境的丰富性。(3)交往性技术的革新、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学习方式的变革影响日常行为活动。校园空间环境要考虑促进彼此间相互接近、交流、交往。通过交往拓宽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强化思辨能力,成为开拓创新型人才。(4)集体性与独立性校园中的集体行为是主要的活动,从集体性的学习研讨到集体性宿舍生活。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表达个人情感和自我评价的私密性空间。第二,大学生行为场所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盖斯指出:“人所创造的人工作品是(也只能是)一个潜在环境,这个环境只有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被人们感受到之后,才能变成一个有效环境。”这段话充分地解释了存在于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分歧。有效环境可定义为是潜在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使用者对潜在环境表示认可、接受、理解,并按设计者的意图产生预料的行为 。这说明任何一个客观环境必须要在被主观意识接受之后,才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行为场所是研究空间──行为关系的基本单元,具有下述特点:(1) 行为场所具有固定的或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如听课是教室中固定的行为模式;而在校园碰到熟人驻足谈话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