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困市民生活方面调查报告精选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贫困市民生活方面调查报告精选

城市贫困市民生活方面调查报告 城市贫困市民生活方面调查报告 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好城市贫困居民生活困难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为摸清我区城市贫困居民的分布状况及困难程度,探讨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我区组织力量于5月22日至26日对全区城市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展开了调研活动。调查组与区民政、财政、劳动、卫生、教育、统计、房改等部门及街道、社区干部进行了广泛座谈,并直接入户调查了我区8个办事处的部分贫困低保户及无法进入低保的特殊困难户,同时研究借鉴了民政、劳动、统计等相关部门与城市贫困问题相关的有关资料,现将这次调研情况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我区城市贫困居民的概况及其生活状况 区是老工业基地,非农人口近60万人,困难企业150多家,下岗失业人员多。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民政策在我区得到较好落实,我区城乡居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绝大多数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企业下岗、失业机制的启动,大量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失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而社会保障体制转型的滞后,失业救助的力度不够和最低生活保障的不完善,有相当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得到的救助有限或根本得不到社会救助而沦为贫困者。说明城市新贫困的实质是适应体制转轨的失业型贫困。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区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地区,政府的贫困政策也主要是针对农村贫困,当时城市贫困居民占城市人口的比重很低,主要是“三无”人员。90年代以来,同全国一样,我区城市贫困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城市贫困人员日益增加,贫困群体的规模较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主体,城市低保是城市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兜底安全”。截至4月底,我区城市居民家庭最低人均收入低于170元的低保对象已达13737户42002人,其比例达到全区非农业人口的11%。其中在职职工1845人,失业人员33769人,离岗职工3487人,离退休人员370人,三无人员31人,企业军转干部357人,重点优抚对象785人,其他人员1012人。因其他原因未能纳入城市低保的贫困人员404户人。 二是城市贫困群体构成有新的变化。目前城市贫困人员的主体除了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外还有下岗和失业职工及其家属,且中状年较多。贫困群体大体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三无”人员,即长期以来由政府民政部门救济的社会救济对象; 第二类是贫困的“失业”人员,即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70元贫困线标准的居民; 第三类是贫困在职、下岗人员以及退休人员,即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下岗人员领取基本生活费、退休人员领取退休费或养老保险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170元的居民;第四类是残疾、疾病等其它原因造成的贫困居民。 三是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有所加深,生活相当艰难。这部分人不仅是收入很低,而且生活的安全感比过去大为降低,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其中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单一的人对前途缺乏信心。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人们“相对贫困”感的增强,对社会心理造成很大冲击,相对剥夺感较强,有一定不满、悲观和逆反情绪,如引导不好,容易引发群体事件。? 四是产生城市贫困人口的原因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城市扶贫解困将有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这次从脱贫可能性方面对低保对象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全区短期内可以脱贫的人占低保对象总数的40%;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有希望脱贫的占总数的30%;短期脱贫无望的占总数的30%。 按我国通行的贫困概念,贫困有绝对和相对之别。在我区绝对贫困人口在现行政策下已基本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的范畴,实现了“应保尽保”,已基本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困境,但其生活仍十分困难。主要表现在: 贫困家庭实际收入低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次调查表明,贫困家庭收入极为低下,相对贫困程度日益加深。据统计,2005年我区贫困家庭人员月均收入为175元,仅占我区人月均收入的%,贫困家庭不仅就业者收入低,而且就业人口少,家庭就业面为45%,低于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贫困家庭人口户均为3。9人,比平均人平多人,每一个就业者要负担3。1人,比平均水平多负担1人。 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以吃住为主,仅仅维持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低水平阶段。贫困家庭的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亦极为低下,总体消费支出以吃、住为主,仅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需求的状况,享受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受到明显抑制。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食品的需求以吃饱为主,膳食结构远远未上升讲求科学、营养、合理的水平上来。贫困家庭每户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高达5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