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桥减小桥面系共同作用技术措施研究.pptVIP

大跨度钢桥减小桥面系共同作用技术措施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跨度钢桥减小桥面系共同作用技术措施研究

* * 大跨加劲弦钢桁梁桥 减小桥面系共同作用技术措施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郑凯锋 吴臻旺 文曙东 2006.10.19. 鸣谢中铁大桥设计院、东莞市新远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跨度112m+208m+112m 主梁采用三片钢桁梁 中心距18m 平行弦桁架高10m 加劲弦最高28m 上层为莞深高速为双向六车道 下层为北五环路为双向八车道 全桥共14个车道 加劲弦采用箱形断面的刚性杆 吊杆采用工字型截面的刚性杆 特点 保证3片主桁结构受力的合理 整体承重结构采用钢结构,桥面采用混凝土板和纵横梁钢框架组合体系; 在刚性桥梁中,跨度、宽度和高度均相对较大,加上双层桥面,桥梁结构整体空间效应非常突出; 跨度和高度均相对较大,桥梁施工过程和成桥状态的抗风、抗震性能值得重视。 结合施工阶段、成桥运营阶段等可能出现的荷载,细化为48工况 1 安装边跨1-4节间(桥梁两端对称施工;桥面上下层纵梁与横梁在1-29施工工况不参与主桁共同作用) 2 安装边跨5节间 3 安装边跨6节间 4 安装边跨7节间 5 边跨移动吊机 6 安装中跨1节间 7 安装中跨2节间 8 安装中跨3节间 9 安装中跨4节间 10 安装中跨5节间 11 安装中跨6节间 12 安装跨中临时支墩 13 中跨移动吊机 14 跨中合拢端口拉顶 15 跨中两节间合拢 16 撤除跨中合拢端口拉顶 17 安装中跨悬索杆和吊杆1-2节间(从跨中向两端算起,1-5节间吊杆两端暂时先铰接,6-10节间吊杆两端固接) 18 安装中跨悬索杆和吊杆3-4节间 19 安装中跨悬索杆和吊杆5-6节间 20 安装中跨悬索杆和吊杆7-8节间 21 安装中跨悬索杆和吊杆9-10节间,安装中墩立柱(吊杆)上的横向联结系 22 安装边跨悬索杆和吊杆1-2节间(从中墩向两端算起,1-4节间吊杆两端固接,5-9节间吊杆两端暂时先铰接) 23 安装边跨悬索杆和吊杆3-4节间 24 安装边跨悬索杆和吊杆5-6节间 25 安装边跨悬索杆和吊杆7-9节间 26 边悬索杆合拢 27 撤除临时支墩 28 调整支座 29 纵梁完成连接 30 放置桥面板 31 桥面板湿接缝凝固并施加桥面二期恒载 32 连接所有先期两端铰接的吊杆翼缘板(形成固接,成桥状态) 33 中跨检查车移动至中跨跨中 34 边跨检查车移动至边跨跨中 35 恒载(成桥状态、检查车位于墩旁,下同)+极限风荷载 36 恒载+体系升温 37 恒载+体系降温 38 恒载+纵向为主的地震组合(中震) 39 恒载+横向为主的地震组合(中震) 40 恒载+竖向为主的地震组合(中震) 41 恒载+纵向为主的地震组合(大震) 42 恒载+横向为主的地震组合(大震) 43 恒载+竖向为主的地震组合(大震) 44 恒载+活载 45 恒载+活载+升温 46 恒载+活载+降温 47 恒载+活载+升温+常规风荷载 48 恒载+活载+降温+常规风荷载 3 建立全桥组合单元模型 主体结构构件采用空间梁单元,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采用板壳单元,全桥模型约24000个单元 局部用板壳单元建模,约56000个单元 1 :316MPa 4:-215MPa 3:241MPa 5:232MPa 6:-221MPa 2 :-303MPa 加劲弦和上弦杆交接处局部受力分析 把局部结构的大杆件分割为上下两个小杆件,两个积极作用: 力臂由原来的1.5m减小到0.9m 铰具有巨大的纵向抗剪能力,减小相关杆件轴力和弯矩,  应力集中得到改善 通过调整支座促使结构协调受力 两个方向调整: 纵向:两端支座下调380mm,调整加劲弦和跨中杆件受力,     调整结构线形 横向:每个支点的中主桁支座下调35mm,协调三片主桁受力 380mm 380mm 35mm 35mm 35mm 35mm 注:端支点中主桁支座下调量叠加为415mm 桥面系参与主桁架共同作用 刚性桁架桥 存在 双层桥面桁架桥 严重 双层结合梁桥面桁架桥 更严重 共同作用结果:增大整体刚度+横梁水平弯曲严重 方案一:传统施工方法 随着主桁架悬臂架设,纵梁、横梁与平纵联和平行弦桁架同步连接(上足高强度螺栓) 结果 成桥状态横梁水平弯曲应力:上218MPa 下166MPa    横梁水平弯曲严重,需要探讨改善 大跨铁路钢桁梁桥纵梁断开;本组合梁桥桥面要求连续 ①释放钢桁梁结构自重作用对横梁产生的水平弯曲变形 ②释放钢桁梁和部分桥面板自重对横梁产生的水平弯曲变形 方案二 纵梁和平纵联在桥面板放置前连接 (释放钢桁梁结构自重作用对横梁产生的水平弯曲变形)    主桁架设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某个措施以释放横梁水平方向变形约束。 ①在横梁腹板上设置竖向牛腿,支撑纵梁和平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