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Study on the though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China society members (1928-1937).pdf
-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Study on the though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China society members (1928-1937)
瓣
摘 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界围绕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和
激烈的讨论,并以此为中心掀起了一系列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如乡村建设运动,
民众教育运动,社会调查运动,民主宪政运动等。中国社会学社成员作为知识分
子群体中的一分子,也参与了这些研究和实践活动。
1928年9月,上海、南京等地社会学教授成立了联络东南各省社会学者共
同研究的社会学专门组织,后定名为东南社会学会。该学会就是中国社会学社的
前身。1930年2月8日,地区性的东南社会学会改组为全国性的中国社会学社。
学社以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学理和社会问题为宗旨。学社成员包括上海、南京、
北京、广州、厦门等地的社会学学者,和一些从事社会工作,社会研究的人员和
学生,主要代表人物有孙本文、陶孟和、许仕廉、吴景超、吴泽霖、杨开道、潘
光旦、陈序经等。
与其他派别的知识分子相比,中国社会学社成员有以下特征:其一,学社成
员以社会学研究者为主,他们的学术基础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其二,糍上成员关
注中国的基层社会,他们提倡自下而上的改良,并认为社会改良的根本和核心在
于基层社会的组织建设和普通民众素质的提高;其三,学社成员研究广泛,他们
几乎参与了二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问题讨论的各个方面。在二三十年代的乡村
建设运动,教育救国运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文化依归等重
大问题中,学社成员都是直接参与者。中国社会学社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是
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参与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思想代表了改良主义知
识分子的大部分共性和作为社会学学者的独特个性。
本文围绕1928-1937年间中国社会学社成员对社会建设提出的主张和建议
展开研究,探讨他们思想的来源与根据,分析他们建议的内涵与可行性,并对他
们社会建设思想的价值和影响进行评价。
全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是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农村建设思想。农村问题是中国社会学社成员
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社成员围绕农村建设开展了
不同形式的研究和讨论。李景汉、乔启明等人置身于农村社会生活情况和农佃关
系的调查中;杨开道从中国古代乡约中寻找基层农村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吴景
超等人主张以发展工业来救济农村。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上,学社成员中的“以农
立国”派和“以工立国”派还产生了意见的分歧。他们互相之间的争论与探讨加
深了思想文化界对中国农村的认知。
第二章是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教育思想。学社成员的教育研究围绕教育的大
众化和社会化展开。让教育贴近社会现实,让普通民众接受教育是他们进行研究
和实践的目标。中国社会学社成员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各有侧重。陶孟和注重教
育与社会要素的理论研究,俞庆棠注重民众教育的实践,陈序经注重教育的现代
化研究。他们都关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希望从社会变迁和社会环境中总结
教育发展的方向。
第三章是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劳工保障研究。劳工保障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
代中国社会学社成员劳工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与以往社会
保障的研究侧重救济不同,学社成员开始谋求有组织、有法规、预防性的现代社
会保障制度。陈达等人对劳工组织、劳工福利、劳工保险、劳工立法提出的意见
和主张为中国建立现代化的劳工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意见。
第四章是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政治主张。学社成员向往西方的民主政治,认
为民主不但包括政治的民主,也包括经济的民主和社会的民主。他们不满国民党
的一党专政,也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他们认为民主发展的过程是曲折
而漫长的,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情况看,中国还不是一个民主的国家,
知识分子的工作就是培养民主的社会基础。学社建立之初,曾明确表达过只做研
究不问政治的意思,但是,学社成员对中国改良的研究却始终都围绕着他们的民
主政治理想而展开。
第五章是对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的比较研究和评价。学社成员的
思想来源于五四时期传入中国的社会思潮,和西方社会学理论。作为改良主义知
识分子群体的一部分,学社成员与马克思主义者,文化保守主义者,以及自由主
义知识分子的思想有所差别,这些不同点不但是学社成员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
其他派别知识分子的思想精华。
总体看来,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社会建设思想是当时社会学学者对中国社会
问题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学社成员的建议是对社会现象与社会本质
的深层次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基层存在的重要问题。学社在学术界,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两个极小谱任意符号模式Two minimal spectral arbitrary symbol patterns.pdf
- 两周金文书法浅探Two weeks of Jin calligraphy.pdf
- 两宋开封临安皇城宫苑研究Ling'an imperial palace of the two Song Dynasties.pdf
- 两汉家庭教育研究Study on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Han Dynasty.pdf
- 两类交换p-群的子群计数Subgroup counts of two class of switched p- groups.pdf
- 两类生物模型的共存态和渐近行为The coexistence and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wo kinds of biological models.pdf
- 严格凸性的一个特征性质A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of strict convexity.pdf
- 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政治动员分析1927-1937The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mobiliz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Soviet Area (1927-1937).pdf
- 中国古代与斯里兰卡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Sri Lanka.pdf
- 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具象特征流变的思考Reflections on the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gurative featur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lastic arts.pdf
-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研究Research on China textile construction company.pdf
- 中国近代实证主义史学研究The study of modern positivism in China.pdf
- 中国银行的农村贷款研究A study on the rural loan of the Bank of China.pdf
- 中国银行网点建设研究(1912-1937)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ank network in China (1912-1937).pdf
- 主理想整环上挠模的元素的阶理想Order ideal principal ideal domain torsion modulus of elements.pdf
- 二代数与结合代数Two algebras and associative algebras.pdf
- 二维Sobolev方程的有限体积元法Finite volume element method for two-dimensional Sobolev equation.pdf
- 二阶非周期哈密顿系统同宿轨道研究Study on homoclinic orbits of two order non periodic Hamiltonian Systems.pdf
- 五四时期女子现代教育研究The study of women's modern education in the 54 period.pdf
最近下载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长江保坍实业有限公司招聘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探讨TPACK理论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工程硕士复习提分资料(名校卷)附答案详解.docx
-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长江保坍实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VIP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长江保坍实业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Oxford学习策略量表(SILL).doc VIP
- 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桌面应急演练评估表.docx VIP
- 麻醉患者的护理(护理课件).ppt
- 广汽本田-奥德赛-保修手册-锐·畅享版-GHA6480BAC6AHEV-奥德赛(混动版)维修保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