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11讲地壳物质组成和地壳变动课件.ppt

[基础科学]【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11讲地壳物质组成和地壳变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科学]【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11讲地壳物质组成和地壳变动课件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图中①②③三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面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双选)(  ) A.①—丙 B.②—丁 C.③—甲 D.①—乙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关系及形成地貌。第(1)题,蒙古高原的裸岩荒漠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从蒙古高原搬运来的,华北平原是流水从黄土高原上搬运来的泥沙沉积而成,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第(2)题,蒙古高原风力沉积可能形成沙丘,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会形成黄土沟谷,华北平原流水沉积除形成河口三角洲外,还可能形成冲积平原。 答案:(1)AB (2)AB 分析近三年来非课改地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题有以下特点: 1.从考查内容来看:外力作用与地貌是常考点,每年都有呈现,如2010年重庆文综卷、2010年北京文综卷;内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的种类和成因是弱考点。 地壳的物质组成、岩石的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板块构造学说等是命题的盲点。 考向真题探究 考情分析 2.从命题角度来看:以景观图为切入点考查某种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几乎每年都有呈现;结合区域图考查某种地貌类型及其成因、以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为切入点考查地质构造是常见的命题方式;以文学作品对某种地质地貌及其形成过程的描写为背景进行考查则是一种新颖的命题方式;结合石油开采、工程建设等热点考查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是本讲考查的另一个重点方向。 3.对能力考查比较明显,通过提供景观图或地质剖面图考查某种地貌或构造的类型及成因的同时,也考查了提取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对读图能力的考查是本讲的另一考查重点。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例1 (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考向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 (2)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命题立意】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及对背斜、向斜构造的基本判断能力和对喀斯特地貌相关知识的掌握。 【思路点拨】 第(1)题,隧道穿过区的岩层向上拱起,地形为山岭,应为背斜山。第(2)题,石芽、溶洞等属于喀斯特地貌,岩石是可溶性的石灰岩。 【标准答案】 (1)D (2)C (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1)~(2)题。 例2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 A.①和② B. 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命题立意】 本题组主要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先从内力作用分析花岗岩的形成,再分析岩层上升后受到的各种外力作用,最后才是形成于地壳内部的岩石露出地表,关键是过程分析。 【思路点拨】 第(1)题,山体中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几种地形形态,其中山脊是指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山谷是指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④为山脊,⑤为山谷。第(2)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形成的,后来地壳抬升,经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将其上部岩层除去才出露。 【标准答案】 (1)D (2)C (2010年高考广东卷)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所示意),其成因是(  ) 例3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考向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三峡大坝的影响、流水的地质作用,涉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较大。 【思路点拨】 建坝前后大坝下游颗粒物大小的变化是因为外力(流水)发生了变化,建坝后库区河水流速减缓,大量沉积物沉积在大坝上游的库区内,带到大坝下游河床的沉积物非常少。大坝下游附近河水流量因为人为调控而更加稳定,同时由于落差加大了而导致水流流速较之前大,所以流水对大坝下游原沉积物冲刷加剧(侵蚀),带走较小沉积物(搬运),使较大沉积物露出河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项。 【标准答案】 A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三单元 陆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