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同位素生态水文学01:D、18O.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学]同位素生态水文学01:D、18O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现状 ⑵ 应用研究 赵良菊等(2008):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胡杨最多利用93%的地下水,柽柳最多利用90%的地下水,苦豆子97%水分来源于土壤水。 朱雅娟等(2010):乌兰布和沙漠,白刺在夏初和秋末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黑沙蒿、沙冬青、柠条锦鸡儿和梭梭等随季节变化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 孙自永等((2008-2011):黑河中游临泽地区。①河岸-绿洲-戈壁水分梯度带上植物水分来源的差异;②凝结水对戈壁荒漠植物的水分补给作用;③河岸植物水分利用的“二元模式”;④沙丘植物对降雨和地下水的依赖性;⑤河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对河岸植物水分来源的影响。 (五)研究案例 Dawson et al. 1991 Dawson et al. 1998 (五)研究案例 (五)研究案例 D、18O同位素在生态水文学中的应用 一、植物水分来源的示踪 二、河道径流成分的划分 三、ET的定量分割 四、植物水分竞争与共享机制 五、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 General introduction. Comment abou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title – “Connecting with Users” and TS direction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 especially in Australia. 在干旱、半干旱区,融雪径流对河流的补给量在春季可达到75% 以上 * 在干旱、半干旱区,融雪径流对河流的补给量在春季可达到75% 以上 * 在干旱、半干旱区,融雪径流对河流的补给量在春季可达到75% 以上 * 在干旱、半干旱区,融雪径流对河流的补给量在春季可达到75% 以上 * D、18O同位素在生态水文学中的应用 一、植物水分来源的示踪 二、河道径流成分的划分 三、ET的定量分割 四、植物水分竞争与共享机制 五、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一、植物水分来源的示踪 降水 河水 地下水 初始水源 吸水层位 因水分运移过程中的分馏作用,各水源δD、δ18O值通常存在显著差异 水分在被根系吸收并向叶片输送过程中,δD、δ18O值不发生变化 植物茎干水δD、δ18O值是各水源δD、δ18O值以吸收比例为权重的混合值 根据茎干水及各潜在水源δD、δ18O值,建立端元混合模型,定量计算植物对各水源的吸收比例 (一)原 理 1、确定植物吸收土壤水的主要层位 原理:以植物茎干水为标准,寻找D、18O同位素组成与之相同的土壤水所处的区间,该区间即为植物吸收土壤水的主要层位。 δD (‰) 土壤水 茎干水 (一)原 理 问题:土壤剖面中可能有多个区间的同位素组成与茎干水相符。 δD (‰) 土壤水 茎干水 植物从多个深度吸水(双层根,如苦豆子) 植物有水力提升作用(hydraulic lift,新发现) 植物只从其中一个深度吸水 解决方案:同时监测植物清晨水势和不同深度处的土壤水势,进行对比。 1、确定植物吸收土壤水的主要层位 (一)原 理 2、计算植物对各潜在水源的吸收比例 原理:如果存在几个水源,则茎干水的同位素组成应该是各水源同位素组成的线性混合值,据此建立端元混合模型: 式中:δDp、δ18Op分别是植物茎干水的δD、δ18O值;δDi、δ18Oi分别是水源i的δD、δ18O值;fi是植物对水源i的吸收比例。 (一)原 理 2、计算植物对各潜在水源的吸收比例 说明: ⑴ 潜在水源可以是降水、地下水、地表径流这些需转化成土壤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的“初始”水源,也可以是人为划分的土壤剖面区间内可被植物直接吸收的土壤水,如浅层土壤水、中层土壤水、深层土壤水等。 A B C ⑵ 以降雨(R)和地下水(G)两种水源为例,若植物水源中R所占比例为f,则G所占比例为(1-f),可得到: 即: (一)原 理 问题1:水分子δD、δ18O值具有高度相关性(r2=0.95),同时使用两个也不能提供额外信息,通常只使用其中的一个,所以只能解决两种潜在水源的问题。当潜在水源超过3个时,无法求得唯一解。 解决方案:Phillips Gregg (2003)对端元数超过方程数时的解决方法进行过专门讨论,开发了确定各端元贡献比例上、下限的IsoSource软件。 2、计算植物对各潜在水源的吸收比例 红柳对不同区间土壤水的吸收比例 (一)原 理 问题2:初始水源只有转化成土壤水才能被植物吸收,但在被吸收前,可能因蒸发作用发生同位素富集,δD、δ18O值增高。若将各初始水源的δD、δ18O值直接代入模型,将导致“重”水源所占比例较真实值偏大。在蒸发强烈的干旱地区,这种偏差尤其显著。 2、计算植物对各潜在水源的吸收比例 河水 地下水 降水 以δ18O为例 -9‰ -2‰ -5‰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