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规制理论与中国竞争市场规制研究.docVIP

论文:规制理论与中国竞争市场规制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规制理论与中国竞争市场规制研究

论文:规制理论与中国竞争市场规制研究 论文:规制理论与中国竞争市场规制研究 摘要:政府规制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产业组织理论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政府与产业之间关系的理论。从它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公共利益理论,规制俘虏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等几个不同的阶段,本文首先对这几个不同阶段的理论分别做了 HYPERLINK /0c/5/index.html 总结和简单评论,其次,对整个规制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概要的述评和展望,最后,就规制理论在我国竞争性市场领域规制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规制理论;?激励性规制理论;?非对称信息;?竞争性领域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Review?of?the?Government?Regulation?Theory Abstract:?the?Government?Regulation?Theory?has?come?into?being?form?the?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gradually?since?20th?century?70s,?It?is?a?theory?that?studi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government?and?industry?mainly?from?the?perspective?of?microeconomic.? From?its?course?of?development,?it?has?undergone?some?major?different?stages?such?as?Public?Interest?Theory?of?Regulation,Capture?Theory?of?Regulation,Contestable?Market?Theory?and?Incentive?R 经济规制,进行经济规制时应该如何确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随后,马歇尔(Marshall)、庇古(Pigou)、克拉克(Clark)、帕累托(Pareto)、特纳(D.Turner)、詹姆斯?邦布奈特(James?Bonbright)等人也就自然垄断问题进行过深入分析,直到20世纪70年代,施蒂格勒(Stigler,G.J.,1971)、波斯纳(Posner,R.A.,1974)两位学者才首次提出“规制公共理论”这一术语,而后,乔斯科·克莱沃里克(Joskow?Klevorick)、彼特·阿伦桑(Aranson?Peter)、W.吉帕?维斯库斯(Viscusi,W.K.Vernon)、约翰?M?弗农(John?M.and?Harrington)、小约瑟夫?E哈林顿(Joseph?E.Jr.)等人相继对公共利益理论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阐明了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的由来与变革、理论的主体内容、理论的性质和理论的归属等问题。公共利益理论也因此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系统的理论。 公共利益理论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由市场失灵论、规范理论、实证理论这三大基本理论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逻辑体系,该理论体系首先从一般均衡论和帕累托最优说明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市场,但是由于现实市场中一些诸如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等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市场失灵成为一种常态,因此政府应该针对市场失灵实行经济规制,采取相关措施以纠正市场失灵,并指出,在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经济规制措施应该如何纠正市场失灵。由于该理论体系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得出的,而假设都有其局限性,所以该理论还存在很多缺陷,也因此而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判。其中维斯库兹、维纳和哈瑞顿认为,规制公共利益理论规范分析的假定前提是对潜在社会净福利的追求,并未说明对社会净福利的潜在追求怎样进行的;而对规制发生的论断也仅是一种假定,认为公众可以完成规制,并未做出实证检验[2]。而阿顿则认为,公共利益理论仅以市场失灵和福利经济为基础并不够[3]。波斯纳则认为,规制并不必然与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的出现相关,也不必然与垄断市场结构相关(波斯纳,1974)。乔治·施蒂格勒(George?J.Stigler)?和克莱尔·弗瑞兰德(Friedland,1962)的研究则表明,规制仅有微小的导致价格下降的效应,并非规制公共利益理论所宣称的———规制对价格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二.规制俘虏理论的发展 规制俘虏理论(The?Capture?Theory)是在对公共利益理论质疑的基础上产生的,公共利益理论认为政府的规制政策可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市场效率和增加社会福,从而有利于公众,因此主张强化政府规制。而规制俘虏理论则认为:政府规制是为满足社会对规制的需要而产生的,然而规制机构最终会被受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