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_
论文: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论文: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内容提要?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存在巨大分歧意味着经验研究的必要性,但是针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基于中国区域经济数据的经验研究更是难以见到。本文利用中国省级数据,构造了29个横截面数据模型和21个面板数据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检验。结果发现,在中国,经济波动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结论对于探讨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经济波动?经济增长?横截面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Abstract:Different?economic?theories?have?different?points?of?view?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volatility?and?economic?growth.?This?means?that?the?empirical?research?in?this?field?is?extremely?necessary.?However,?some?empirical?papers?did?not?draw?the?same?conclusion.?The?empirical?research?based?on?Chinese?regional?data?still?by?far?cannot?be?found.?This?paper?studies?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volatility?and?economic?growth?by?using?Chinese?province-level?data?and?constructing?29?Cross-sectional?data?models?and?21?panel?data?models.?The?result?shows?that?economic?volatility?and?economic?growth?in?China?is?negative?correlation.?This?conclusion?is?important?for?further?researching?welfare?cost?of?economic?volatility.?At?the?same?time,?this?conclusion?also?provides?some?valuable?policy?implications.?Key?words:economic?volatility;economic?growth;Cross-sectional?data?model;panel?data?model一?引?言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长期传统是将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隔离开进行研究[?例如乘数/加速模型能够由于投资在高水平和低水平替换而产生周期行为,导致总需求和产出的相应调整,但仍未能解释趋势性的增长。模型也可以被拓展以包括一个外生的增长趋势,但这种趋势对于周期的长短和规模没有任何影响。另外,新古典增长模型完全忽略了经济周期波动。],采用经济周期模型研究经济波动,通过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经济增长。在理论上,经济增长由总供给决定,技术进步或知识积累是其推动力,而经济波动由总需求变化所推动。然而,自从Solow(1957)指出技术冲击既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源泉,也是经济增长率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Plosser,1989)以来,这种将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相互隔离研究的传统两分法(dichotomy)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甚至质疑(Nelson?and?Plosser,1982;Kydland?and?Prescott,1982;Long?and?Plosser,1983;King?et?al.,1988)。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生产率的改进依赖于配置给它的资源数量,无论是对于实际冲击(King?et?al.,1988;Bean,1990;Fatas,2000)还是名义冲击(Pelloni,1997;Stadler,1990),只要暂时性冲击能够改变配置给生产率改进活动的资源数量都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持久性影响。例如Bernanke(1983)与Pindyck(1991)都认为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应该存在负相关关系,然而Black(1987)却认为,二者应该是正相关关系。不同经济理论对于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巨大分歧意味着经验研究二者关系尤为重要。国外经济学者围绕着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观点进行了相关的经验研究,但是却仍然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大纳税基础与实务四五章节考试题.doc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上半年考试大作业国际私法.doc
- 全国2013年7月自学考试03202内科护理学(二)试题答案.doc
-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03202内科护理学(二)试题答案.doc
- 全国2008年4月自学考试05677法理学试题答案.doc
-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05619心理咨询与辅导(一)试题答案.doc
-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05622临床心理学试题答案.doc
-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5619心理咨询与辅导(一)试题答案.doc
-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试题答案.doc
- 全国2013年4月自学考试03202内科护理学(二)试题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