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污染物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of Emerging .pptVIP

新兴污染物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of Emerging .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兴污染物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of Emerging

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of Emerging Contaminants 屏科大 工學院 環工系 葉桂君 教授 陳庭堅 副教授 趙浩然 副教授 謝季吟助理教授 土木系 葉一隆 教授 農學院 食品系 廖遠東 副教授 國衛院 劉紹興 博士 周萃軍 博士 美國 University of Utah, Dept. of Civil and Environ. Professor Andy Hong * * 研究團隊 一、 背景:什麼是新興污染物?? 又稱個人防護消費的物品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 國外相關研究1998年才起步,但已有驚人之發現 ◎ 2001 美國25州同步進行初步調查,96%水源樣品發現至少1種新興污 染物之存在。 ◎愈來越多之研究顯示此類前所未見之新興污染物是全球性的問題 ◎“全國性新興污染物調查”被列為當年度百大科學頭條記事 新興污染物: 烷基酚類化合物以及雙酚-A)、天然及人工合成雌雄激素(例如天然的雌激素estron (E1)、17-βestradiol (E2)、estriol (E3)、合成類固醇17-αethynylestradiol (EE2)、雄激素testosterone (T) )、處方藥物以及過度使用的動物以及人類的藥物 (例如止痛劑(Ibuprofen、Diclofenac及Naproxen)、抗生素(Penicillin、Ampicillin、Amoxicillin、Cephalexin、Oxytetracycline、Chlortetracycline、Tylosin、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Florfenicol及Lincomycin)、降血脂用藥(Clofibric acid) 、殺菌消毒劑(Triclosan及Carbadox)以及抗氧化劑、清潔劑、或芳香劑 目前對新興污染物在環境的宿命以及對人類及水生生物的 潛在危害與風險了解非常有限!! 1.建立各類藥物及個人防護用品等新興污染物之化學分析方法。 2.探討藥物及個人防護用品等新興污染物於環境樣品(水體、懸浮固體物質、底泥)之流佈與宿命。 3.探討藥物及個人防護用品等新興污染物於水生生物體(魚類、軟體及底棲無脊椎生物)之累積濃度與危害程度。 4.應用離體外生物檢測方法探討環境樣本以及水生生物體之生物毒性效應。 5.探討環境樣品藥物及個人防護用品等新興污染物濃度與生物毒性之相關性以及因果關係。 6.持續發展HOT處理技術應用效能,評估應用於污染土壞、污染底泥、水體之處理效率。 二、計畫目標 優點(S) 團隊成員過去在相關領域已經有具體研究成果,做為跨入此研究議題之基礎。 此研究主題本研究團隊已有初步的研究進展。 跨系/院/校/國際 整合與交流 本校農業科學資源充沛,生物監測技術可作為發展生物毒性之平台。 5. 本校農水產品檢驗及驗證中心儀器分析技術精良,奠定發展分析微量污染物的良好基礎。 6. 本研究中心已初步架構,並已向國科會申請整合型研究計畫,並與產業 (瑞昶科技公司)組成團隊與美國猶他大學洽談組成策略聯盟,除了技術移轉與本土化,並申請技術發展應用計畫。 7. 農業是新興污染物主要來源,本校位於農業大縣也是農業污染最嚴重地區,具地理環境優勢。 三、SWOT分析 機會(O) 1. 議題新穎、目前全台只有台大開始投入。 2.全世界都已開始重視此議題。 3. 新興污染物研究需整合環工、農漁產、生態、毒理,他校競爭或跨入困難。 威脅(T) 1. 時機短暫,政府重視此議題,可能吸引各校研究團隊,競爭對手與日俱增。 弱點(W) 1. 人力資源不足,團隊主要研究人力教學負荷沉重。 2. 經費不足,研究資源(人力、經費及空間)尚待充實。 3. 研究生基礎薄弱。 4. 儀器需專業技術人員操作,但人才培養不易且流動性高。 ◎環境流佈監測組:屏科大環工系/食品系/國衛院 發展化學分析方法與生物監測技術,以及進行環境污染物流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