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七章国民教育的滥觞_ppt.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第七章国民教育的滥觞_ppt

第七章 国民教育 的滥觞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宗教改革与国民教育思想的兴起 一、宗教改革运动 (一)背景 中世纪后期,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日益腐化; 资本主义萌芽过程中,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鼓舞,一种独立精神、一种标榜民族生活方式独特性的思想情感开始滋生; 各地封建君主积极摆脱罗马教廷的干预。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过程 1.发端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首先是从德国开始的。 1517年10月,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名,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同年10月31日,德国萨克森维滕贝格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公开发表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质疑赎罪券的价值,认为赎罪成为买卖是可耻的行为,并否认教皇拥有赦免任何罪恶的权力。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2.发展 (1)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 1519年茨温利的宗教改革 1534年法国新教徒加尔文流亡瑞士,进行宗教改革。认为人的得救与否以及贫困与富裕,不是靠斋戒、忏悔和赎罪等善行,而是早已由上帝的意志所“预定”,人在现实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其作为上帝的“选民”或“弃民”的标志。无论上帝如何预定,个人今生都要积极而正当地生活。 因此,加尔文非常注重信徒的道德训诫与纪律规范,制定严格的宗教戒令,并主张政教合作。 (2)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与德国和瑞士不同,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是由英王自上而下推动的。 1531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废除英国教士效忠罗马教廷的教义,强迫教士会议宣布国王是教会最高的元首。 1532年,亨利八世促使国教会议通过议案,规定未得到国王许可,禁止向罗马教廷缴纳岁贡; 1534年,罗马教廷革除了亨利八世的教籍,同年11月,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将英国教会完全置于国王世俗力量的控制之下。 (3)反宗教改革运动 受宗教改革的刺激,天主教内部也开始发动一连串变革运动,以对抗新教改革,故被称为反宗教改革运动。 1545年-1563年召开的特兰托会议是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重要标志,确定了教皇为教会的最高权威,宣布一切新教派都是异端,并宣布罗马天主教教会和教义正确无误。 天主教的改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革新,另一个是对外成立新的休会,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如耶稣会。 16-17世纪欧洲各地深陷在旷日持久的宗教改革战争之中,其中以德国境内爆发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影响最为深远,其结果是签署了《威斯特法利亚和约》。 《合约》最终确定了“教随国(君)定”原则,规定路德派,加尔文派信徒同天主教徒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承认国际间大小国家平等、信徒自由的原则,大体上确定了欧洲各国疆界和新旧教会的势力范围,结束了中世纪以来罗马教皇一统天下的局面。 “欧洲大路上的宗教改革运动可以认为至此结束。” (三)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势力,导致欧洲宗教世界的分裂,同时也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 强化了封建王权专政。 提出了教育平等和强迫义务教育的主张,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从而为西方近代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二、国民教育思想 (一)马丁·路德论国民义务教育 1.生平 1483年,马丁·路德出生于德国埃斯勒本的一个农民家庭,并先后在马格德堡和艾森纳赫等地求学。 1501年,马丁·路德进入埃尔福特大学攻读法律,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1505年,他加入埃尔福特奥古斯丁会,研习神学,并于1507年升为神父。1508年,转入威登堡大学,先后获得圣经学士学位和神学博士学位。 1515年,他应聘威登堡大学神学教授,开设神学讲座。1517年之后,致力于宣扬新教教义,推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 2.国民义务教育思想 (1)普及义务教育思想的源起 因信称义 宗教平等——教育平等 人人都必须接受教育。 (2)国民教育思想 A 普及义务教育的目的 一是与天主教争夺信徒,以教育促进新教理念的传播;二是进行社会控制。 B 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中的责任 C 建立公共教育制度 (二)加尔文论国民义务教育 1.生平 让?加尔文是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加尔文宗的创始人。 1509年生于法国北部努瓦; 1523年巴黎就学,后赴奥尔良大学学习法律,深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1531年回到巴黎,专攻神学; 1534年成为新教徒,因法国政府的迫害,化名逃往瑞士巴塞尔。1536年,出版《基督教要义》;此后,除短期被迫离开外,加尔文一直在瑞士日内瓦领导宗教和社会改革 2.国民义务教育思想 (1)源起 从“预定论”的神学教义出发,主张人无论身处何种命运,都是上帝的预定,都肩负着荣耀上帝的使命。 基督教徒应成为有知识的人。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