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课程的性质方案
“统一说”的关系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工具是指其形式而言,人文就是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从语文教育的外在目的角度进行考察,人文性是从语文教育的内在目的的角度进行考察。工具是躯壳,人文是灵魂,没有语文这个工具,人文内涵无以依托,舍弃人文,语言也就失去了价值。 * 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要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力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着力解决“为什么而学、将会怎样去学”的问题。)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叶圣陶 先生所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 * 语文课程性质的发展 2011《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运用祖国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语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表现 首先,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语文课本包罗万象,就思想内容说: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门类知识。就表达形式来说,语文综合了文章和文学两大体例,还综合了文言和白话两种文体,) 其次,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句子、段落、语法、修辞、逻辑) * 再次,语文能力训练的综合性。(听、说、读、写。叶圣陶说:“读就是用眼睛来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发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 最后,语文教育功能的综合性。(融合德、智、体、美教育的功能。) *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相关联,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学习方式主要是语文实践,其学习资源来自语文学习。 * 语文课程的性质 * 语文课程的性质认识 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 * 语文课程性质之争 文道之争——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工具性与人文学之争 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 *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性质的确定 * 语文课程性质确定的意义 1、有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全方位建构 2、有助于建设开放性的语文教材 3、有助于语文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4、有助于语文评价体系的全面实施 *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 2.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语文的工具性属性 * 1.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 ?“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叶圣陶 “工具论” 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 * ??如何充分发挥其认知工具的作用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进行语言交流、解释和记忆。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学方法。 * 2.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1)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 语言自身的特点:一是人类自身具有的工具,二是适应全民使用的工具,三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具,四是与人的思维和思想感情不可分割的工具,或者说是人类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五是技能性很强的工具 ——刘正国 * (2)语文学习还具有心灵交流功能 (3)同属于工具性课程的语文与数学在体现工具性的作用上的不同 (4)语文工具性的显著标志:科学的训练 * 语文工具性的显著标志:科学的训练 科学训练:是指体现语文学习特点和规律训练 科学训练的研究范畴:熟读成诵、多读多写、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设计、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指导…… 科学训练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的偏差:孤立强调语言技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议论文的开头面对与自强方案.ppt
- 议论文的论证教案.ppt
- 议论文知识点优秀课件教案.ppt
- 议论文立论角度方案.ppt
- 议论文结尾方法教案.ppt
- 议论文结构及羊群效应讲评方案.ppt
- 议论文论据指导精选.ppt
-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2解读.ppt
- 议论文话题之技能与素质教案.ppt
- 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教案.ppt
- 聚焦2025年的跨境物流多式联运优化与成本控制创新解决方案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与智慧园区结合设计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校园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智慧校园环境设计研究报告.docx
- 海洋生物资源在2025年抗肿瘤药物研发中的创新应用报告.docx
- 肿瘤精准医疗:2025年肝癌患者心理干预新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健身器材阻力调节技术行业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环保设备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在环保产业智能化运营中的应用策略报告.docx
- 聚焦2025年环保挑战,污水处理新技术研发与超声波处理技术的实践案例报告.docx
-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对提高居民幸福感的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零售业智能化物流解决方案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