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伤 性 凝 血 病PPT.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 伤 性 凝 血 病PPT

创伤性凝血病高危病人的早期甄别 创伤性凝血病临床诊断 严重创伤本身所致引发: 创伤后即刻发生,在输液复苏之前约25%病人入院当即已发生凝血病,而ISS≥45,60%的病人在1h内即将发生。 识别发生凝血病的高危因素: ISS≥25+收缩压70mmHg+T35℃+pH7.1,风险极高,仅有单一危险因素的病人危险为10-40%。 创伤性凝血病防治策略---DCR 传统的“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surger,DCS)”理论强调:对严重创伤患者简化止血和去污染手术的操作,将患者转入ICU积极救治“致死性三联征”,在伤员内环境改善后再施行确定性手术。 随着对创伤后凝血病认识的加深,在相应的处理上也较以往更为积极和时间提前,并提出“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的概念。 美国陆军研究所 Dubick博士提出损伤控制复苏理论,强调: 创伤病人在一入 ( 野战 )医院时 , 就应立即同时处理凝血机制异常 、 代谢性酸中毒 和低体温。 严重创伤的恶性循环 创伤 出血 创伤性凝血病 低灌注 酸中毒 低温 暴露 损伤控制性复苏 损伤控制性 复苏 允许性 低血压 凝血复苏 损伤 控制性 手术 止血带是控制大出血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损伤控制外科 保证体温不低于35度 去除患者身上潮湿的衣物 减少非损伤部位的暴露 躯体保暖,使用升温装置 室内加温 血制品和静脉输液加温输注 动静脉转流体外加温装置 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重视低体温预防,伤员到达战地医院时低体温的发生率从7%降至不到1%。 防治低体温 传统观点认为积极恢复血容量,维持正常循环功能是防止失血性休克最重要的措施。但目前发现可能干预凝血机制,加剧出血。 大量晶体液的输注 优点:提升血压,稳定循环 缺点:稀释凝血因子,加重凝血病,增加出血 允许性低血压复苏 创 伤 性 凝 血 病 (Coagulopathy of Trauma) 创伤 全球每年死于创伤的患者超过500万人。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创伤后出血。 1/3的创伤出血伴凝血病,加速创伤出血死亡。 创伤 40%的创伤病人死于无法控制的出血 出血是创伤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Sauaia A et al. J Trauma 1995;38:185-93 N=289 * Patients dying in hospital within 48 hours 多器官功能衰竭 7% 其他 4% 出血 39% 严重创伤后发生的凝血功能障碍。 创伤性凝血病: 内容: 什么是创伤性凝血病 创伤性凝血病发病机制 创伤性凝血病是不是DIC 创伤性凝血病诊断 创伤性凝血病防治策略 创伤性凝血病在创伤早期即可发生。 导致出血量增多, 休克加重恶化。 组织低灌注时间延长,增加死亡率和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发病机制 休克 血液稀释 酸中毒 低体温 炎症反应 组织损伤 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1-组织损伤 组织损伤是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的基础,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与创伤程度明显相关 创伤的直接暴力、休克、炎症反应、自由基等都可以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内皮下胶原蛋白和组织因子暴露,通过与vWF、血小板及Ⅶ因子结合,激活凝血进程。 受损的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增加,而PAI-1减少,纤溶酶激活,使机体的纤溶活性增强。 在凝血因子减少或功能受损时,纤溶活性增强进一步导致血凝块形成减少或不稳定,从而增加出血量和加重凝血病。 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 J Trauma ,2003,55(1):39-44. ISS(Injury severity score) 休克是诱发创伤早期凝血病的关键因素。 组织低灌注: 内皮细胞释放血栓调节蛋白增加,结合凝血酶并抑制其功能, 激活蛋白C而抑制Ⅴ、Ⅷ因子的功能,使机体抗凝活性增加。 发病机制2-休克 创伤失血可以直接丢失凝血因子,体液从细胞内和组织间隙向血管内转移、后续的大量液体复苏和输注库存血导致凝血因子稀释。 研究证实,伤员在接受明显的液体复苏之前表现出凝血病,提示在创伤早期血液稀释可能并不是凝血病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3-血液稀释 低体温是指人体温度35℃ 创伤患者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