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教育]稳定情绪是接受训练的前提
稳定情绪是接受训练的前提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严重的情绪障碍问题。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表现异常,一般轻度者没理由的笑个不停,有的时候没理由的哭个不停,无目的地跑跳不停、严重的情绪问题一般有:攻击行为(如打人、咬人、踢人)、自我伤害(如撞头、挖眼睛、抓头发、咬东西)、干扰他人(如尖叫、敲打),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稍有变化就有可能引起他们极度的焦躁不安,尖叫……(如坐车都必须在固定的站下,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车,都会引起幼儿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些缺陷困扰着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影响着自闭症儿童与人的交往,干扰着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针对这些现象,教育的早期介入对于减轻患儿症状,改善他们的情绪状况,从而促进他们情绪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 稳定的情绪是开展孤独症儿童一切教育、训练的起点与基础,因为他是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训练的关键,同时,选择最适应他们的教育训练策略与方法,也是促进其发展关键所在。
??? 在我们所训练的孤独症儿童中有很多有情绪障碍的孩子,为了帮助他们改善情绪方面的问题,我们研究了很多方法,来帮助孤独症儿童远离情绪障碍。
??? 王××是个个性暴躁的孩子,一不顺他的意,就大发雷霆,又哭又闹的,在地上打滚,不配合老师训练,以此来宣泄内心的紧张,焦虑与愤怒等情绪。
??? 为此消除他的情绪障碍,我采用了以下内容,来缓解他的情绪障碍问题:
1.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 导致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平时就细心仔细观察儿童情绪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对周围环境及对儿童本身的影响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原因和目的,以便及时处理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教育训练方法。如果是身体不舒服,老师及时请医生检查治疗;如果是因为固执刻板行为受到限制而引起,教师则适当调整处理固执刻、板行为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原因,对王XX小朋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2.感觉统合训练法。
??? 感觉统合训练是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用“我们一起做”、“试试看”、“你能行”等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逐步克服平常教育训练中的因儿童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等原因而带给儿童的困难,能逐步培养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并逐步协助儿童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绪。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感觉统合训练之初对情绪行为等会有急速的、显著的改善效果,在后来的训练中效果逐渐缓慢。因此,还需要配合使用其它的方法,以进一步矫正和稳定情绪。
3.认知行为疗法
???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着眼点在于信念、知觉等内部思想的改变上。它试图通过帮助儿童摆脱消极的观念,转而接受更积极的思想,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改变行为。它仍然遵循教育和学习的原理,吸收了行为矫正技术,对儿童进行指导训练。它强调改正不适当的认知形态及想法是矫正情绪困扰或心理疾病的关键。它是行为矫正的深入发展。在和郑XX的交谈过程中,对他喜欢吃手指的行为,我们反复的给予教育指正,让理他解这种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让他有纠正的意识,从而达到改正的目的。
4.抓住契机法。
??? 据观察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个智力活跃期,表现出对某种事物和活动的特殊兴趣和爱好,这是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期。例如:王XX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穿珠子,他总喜欢翻来覆去的观察,爱不释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时机,利用珠子与他沟通交流,促进他的语言发展。我教他边指边说出珠子的颜色,个数,他很乐意学而且轻松地学会了,可见,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下,孤独症儿童也有交流的兴致,善于发现并抓住这样的时机随机地选择语言内容对其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孤独症儿童交往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通过近段时间的接触和安抚训练,孩子情绪得到了一些稳定,能够配合老师做训练了,发脾气的机率也越来越少,由此我发现要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矫正,开展有效的教育训练,由此我认为,在教育训练中作为教师只能起辅助、训导、帮助的作用,而绝不可能去代替孤独症儿童或强加于他,使他们不觉得训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和折磨。教师要多一双慧眼,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求知的态度,为孩子的教育指出正确的方向。
老师面对情绪障碍学生的自我调节
老师在处理学生的情绪障碍问题时,自我调节建议如下:
1.积极面对问题:班上有情障儿,问题会层出不穷,老师要不怕麻烦,要有隨时接招的心理,但不让自己陷入情绪泥淖中。2.增强危机处理能力:收集危机处理的资料,也可常在脑中做沙盘演练。这能力增强,心情篤定,对突发问题就能冷静处理。3.懂得做自我调理:对自己的心情变化有敏锐的觉察,心情不佳时暂不处理问题,免得失控,出言伤害学生,让情势更难控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