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与创意思考2PPT.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批判性与创意思考2PPT

创造、创新、创业! 更要有创见! 思维素质:创新与创业的核心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wisdom? 思维品质 试图更好的了解世界的好奇心 能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习惯问“为什么”,探求维护一种见解的理由 使用由可靠的信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资料 思考问题顾及整体状况,对事物的解释顾及周围的情景 思考问题集中,不脱离主题 思维品质 思路开拓,善于寻找其他可选择的方案 保持开放的思维空间,认真考虑他人的意见 依据充分的根据和理由采取或者改变一种观点或立场 尽可能获得清晰、严谨的认知 能意识到个人判断的局限性和认知过程中的偏见 四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批判性思考 创造性思考 系统性思考 预见性思考 本科生普林斯顿标准(1993) 具有清晰地思维、谈吐、写作能力 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的能力 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具有敢于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具有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 具有辨别重要的东西和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和短暂的东西的能力 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 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 具有观察不同学科、理念、文化的相关之处的能力 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思维。 高水平的管理反而减低公司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人造生命 人造生命是指从其它生命体中提取基因,建立新染色体。随后将其嵌入已经被剔除了遗传密码的细胞之中,最终由这些人工染色体控制这个细胞,发育变成新的生命体。 2007年10月8日,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表示,他目前已经在实验室成功地制造出一个合成的人造染色体。2010年5月20日,美国私立科研机构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并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 批判性与创意思考 陈劲 2012年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未来所依靠的不是结构性的刺激因素,也不是政府对股市的大力推动和支撑。相反,中国的未来取决于创新思想和日益提升的知识产权创造力。中国不能再依靠向全世界出口廉价产品的发展模式了,而是必须依靠科学和创新思想所构建的新一代产品和服务体系。 戴维 斯密克《世界是弯的》 自主创新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自主创新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工程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通过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自主创新的国际竞争力未得到显著改善: 创新与竞争力的排名: 新加坡(1) 瑞典(2) 卢森堡(3) 丹麦(4) 韩国(5) 美国(6) 芬兰(7) 英国(8) 日本(9) 美国(10) 中国(33) 印度 (40) 华盛顿无党派智库信息技术和创新经济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undation, ITIF) ,2009年2月 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最大国,研发人力资源第2国。 但是,拨尖创新人才的稀缺,仍然是制约中国实现创新以及今后全面领先于世界科学技术的最关键因素。 2007/200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经济论坛)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获得性”排名中,中国位于125个国家的第77位,这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 加快拔尖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创新的关键。 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位居世界前列。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科技界、工程界、教育界几乎同时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来研究,都把培养拔尖创新的工程技术人才当作迎接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大议题。美国陆续发布了《2020年的工程师》、《创新美国》、《驾驭风暴》等重量级报告;欧盟制定里斯本战略、《博洛尼亚宣言》等战略举措;日本、韩国等也为工程教育适应技术创新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