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第二章 课堂教学节奏与控制技巧
第二章 课堂教学节奏与控制技巧
一、课堂教学节奏的成分
为了便于理解和讨论,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课堂教学节奏的几种可比成分:
(1)课堂密度
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程度。新知识多,密度就大。有的教师在解决课堂密度问题时,采取“快读快写”教学方法和大剂量训练法,教师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读完或做完规定的学习量。课量密度加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要不断变换授课方法,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课堂速度
是对教学量的规定的概念。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量。包括新知识的学习和旧知识的巩固。
(3)课堂难度
指教授者和学习者在教学时感到的表达、理解、运用等方面的难易程度。它多属技术、方法、理解和理解水平方面的问题。
(4)重点度
是通过比较而确立的相对概括。它是指课堂内重要的和主要的教学内容占全部教学内容比例的大小的程度。
(5)强度
指教师、学生双方在单位时间内,教授或学习一定难度和一定数量的教学内容所引起的双方身心疲劳的程度。持久的高强度,有可能使教师传输教学信号的能力减弱,同时使学生接受教学信号的能力衰减。
(6)激情度
指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沉浸在教学美中,融于情景交融的境界中,所激起的双方情感的共鸣、情感振荡的程度。高激情度的出现,常标志着教学高潮的到来。
教学节奏的高低、强弱规律变化,指以上六种可比成分按照“弱→强→弱”或“强→弱→强”多次循环,使教学跌宕有致、起伏自然。还可以穿插进行“弱→渐弱→强”,或“强→渐弱→弱”的变化。
二、教学节奏的调控机智
教学节奏就是教学进程中的速度及其规律性变化。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如果45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的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语文教学更应当改变传统教学节奏过慢、单调呆板的状况,通过教师的机智调控,使教学节奏张驰得法、疏密得当、错落有致、起伏和谐。对教学节奏进行调控通常运用四种手段:
(1)依据内容进行调控
重点难点,节奏宜缓,密而不紧;浅易的内容节奏宜快,疏而不虚;如《项链》一课,重点难点——情节布局之巧与人物心理刻划之妙应从容解析,其它内容则不妨轻描淡写。此外,对阅读课文可长文短教或若干篇串联教,快节奏进行;对重点课文则不妨短文深教,慢节奏进行。
(2)依据教学方法进行调控
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的节奏舒缓,如讲练法、导学法、情景法;有的方法节奏紧密,如讲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教师应当从教学内容出发灵活运用、互相调节,切不可注入式一讲到底,教学方法的单一必然导至教学节奏单调,教师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昏昏。
(3)依据教学反馈进行调控
教学作为信息的传导与输入过程,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依据课堂动向进行节奏调控。如发现学生疲备紧张,则以舒缓的节奏加强调节;如学生情绪松懈,则应加快节奏,让其情绪高涨。
(4)讲究休止艺术
合理的教学节奏如行云流水,行乎其当行,止乎其当止。“止”是调控节奏的有效手段,正如激流勇进突转以细流幽咽,能驰以回味,休以运神。如教师范读《小麻雀》一课时,结尾时放慢速度,最后一句可以沉思的口气低吟:“……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了。”尔后休止,暗示学生追寻言外之意。这样,既引发了学生思考,又使教学有节奏感。
三、课堂节奏控制五原则
节奏是事物运动的连续,它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事物运动有节奏,人的思维同样也有节奏。人在思考问题时,有时百思不得其解,有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学生的思维同样如此,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在思维过程中出现一个高潮后,要再过一段时间出现另一个高潮。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有节奏的,所以,课堂教学也要有节奏。
(1)快与慢有变换
快节奏就是要学生养成快看、快说、快写、快做、快思的习惯。
①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实施快节奏的前提。如预先在各种型号的大小黑板或投影上书写好课题、例题、习题,可以节约板书时间;
②课中的严格要求是施行快节奏的保证。基本训练的内容应使学生脱口而出;专项训练可采用只列式不计算等手段;
③课后的作业时限是施行快节奏的关键。如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注上完成时间;
慢节奏就是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处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①充分暴露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教学应经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加工过程,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剖析表达概念的语句;
②充分暴露结论的发现过程。对于法则、性质、定律、规律等,应使学生真正弄清来龙去脉;
③充分暴露公式的推导过程。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不同途径来推导公式;
④充分暴露思路的选择过程。在应用题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多想,经历思路的剖析、矫正、转轨、定型等过程;
(2)动与静有交替
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状态。如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热烈讨论、争辩等;所胃“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如学生静心听课、深入思考等。如果一堂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