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分析
一、外国新闻作品分析:
1.分析《日本签字投降》
一、作者简介:
霍墨·比加特: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著名记者,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写的报道,曾报道过太平洋战争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先后两次获得过普利策奖,他的报道以生动详实著称,同时又是一名有名的“写作快手”。
二、报道特色:——“寓观点于事实之中”
这是记录在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新闻名篇。
通篇都是客观叙述,用事实说话,捕捉细节
冷静客观的描写,体现日本帝国的没落,世界强国地位的失去。
作者不直接评论,透过细节描写传达思想,将观点和倾向体现在对事实的取舍中
三、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细致描写了五个人物
着重对日本外相重光葵的细节描写
思考:结合此文,试述外国记者“寓观点于事实之中” 的报道特色。
2.分析《火葬——甘地永存》
一、写作特色:
语言凝练、传神
*介绍事件背景——描写人们吟唱经文——描写送葬队伍的不同阶层
二、结构特色
以火葬为线索
*火葬的背景——火葬开始——火葬仪式——火葬结束
围绕火葬这一中心事件,把人们对于甘地的爱戴之情传神地表现出来,通过火葬经过的描写,将各阶层人们的不同表现用事实叙述,全文融为一体,前后有序
三、对观察性报道手法的运用
既像一则消息,又像一则目击记
观察准确,写的传神简练
对各阶层送葬人们的描写
3.分析《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一、引用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及作用:
多次引用两位宇航员的话:用他们的切身感受真实向读者再现登月的情景,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权威性,使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这一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更形象、生动。——“用事实说话”胜过直接评论
二、“一句话导语”的重要性
一句简单的导语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呈现给读者。
开门见山、简洁明快
及时、充分地向人民群众报道他们欲知、和应知的新闻
三、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感
思考:结合此文,说明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重要性。
4. 分析《周恩来总理逝世 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
一、作者简介:
比昂尼克:法新社前驻北京首席记者
二、抓住的两个人物镜头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抓细节、抓特征,透过典型细节,充分表现中国人民对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无比深切的悲痛
描写准确、生动,透过对开电梯的姑娘、口译人员的细节描写,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和生动性
三、记者强烈的抢新闻意识
周恩来总理是当日清晨5时逝世,记者以最快的速度即时地进行报道,当时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这一消息,记者描写定位于两个人物,揭示主题,借用力所能及的信息,用事实阐明观点。
5.分析《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
一、典型事例运用的特点;
关于纽约断电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透过一系列具体事例,将断电的后果、断电的原因、断电后各方人员(警察局、消防队、拘留看守人员)采取的措施,表现纽约断电后的黑暗与混乱
事例多而不烦琐
二、文章谋篇布局、组织材料的特点。
段落多,共22段,但几乎每段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
从街道、地铁、电梯、拘留所、机场、电厂、医院的混乱,到警察局人员的紧急措施
有层次、有条理描述了断电后的混乱,客观冷静地把断电后果展示出来
多而不烦琐,活而不凌乱、层次分明
三、新闻时效性
思考:结合此文,说明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6.分析《大平夫人看望“欢欢”, “长得多么可爱啊!”》
一、写作特色;
重现场描写,少过程叙述
侧重于现场人物的对话、神情的表现,避免了模式的生硬、呆板,给人亲切感、接近感
二、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对熊猫的描写采用拟人化手法
写出新意,写出情趣,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表现得更加真切、细腻,富有人情味
深化主题,标新立异
7.分析《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
一、现场描写的特点;
导语之后使用描绘手法,以简洁而准确的笔触勾勒火山爆发现场的场景。
整个场面有声有色,生动活跃,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作者没使用一般化的抽象叙述,而是以火山爆发后最有特点、最显著的形象描述再现了一个生动、鲜明的画面
二、运用数据对增强新闻可信度的作用
这是一则灾害报道,人们要了解天灾全面而准确的信息,数字有助于使读者对报道产生信任感
数字是意义最明确、程度最精确地材料
增强文章可信性、准确性,更精确反映事实
三、研究读者心理对写好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报道内容:
发生了什么——导语交代明确信息,消除心理感知上的不确定性
最重要的后果——人员伤亡情况
现场怎么样——火山爆发现场场景描写
补充了灾害的其他后果
记者以事件的重要性程度为顺序来组织新闻,也是按照读者对事实关注程度的递减来展开报道
便于读者阅读,在短时间内获知重要内容。完全符合受众接受心理
8 .分析《彭德怀印象》
一、说明作者斯诺采访的特色
(一)埃德加·斯诺简介:(1905—1972年)美国新闻记者、作家。
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学]2平面任意力系-2.ppt
- [数学]35系统聚类分析.ppt
- [数学]4 线性规划.ppt
- [数学]33几何概型2课时.ppt
- [数学]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ppt
- [数学]422线段大小比较.ppt
- [数学]5S与ISO9000基础培训.ppt
- [数学]332 第2课时 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ppt
- [数学]72正弦余弦1.ppt
- [数学]3第三章地图投影4-5节new.ppt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