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嵘《诗品》节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钟嵘《诗品》节选

钟嵘《诗品序》节选 简介 钟嵘,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曾任参军、记室一类的小官。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此书,书名为《诗评》,这是因为除品第之外,还就作品评论其优劣。后以《诗品》定名。 注解: 九品论人: 是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对历史人物的分类论述,班固将人分为九等,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上为圣人,上中为仁人,上下为智人,下下为愚人,并列有详表,此后的曹魏也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取人才。曹操之后,曹丕延续前制,立“九品官人之法”作为选官制度。 七略裁士:《七略》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为西汉刘歆所撰,是一部从先秦至当时的学术史,分流派叙述学术渊源。全书分为七大类: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七略》裁士是指刘歆对以往学术流派的批评。 《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接近于纯粹的文学批评。《诗品》专就五言诗立论,全书分总论(诗品序)及正文两部分。总论讨论诗的本质、五言诗的历史、品诗的标准及方法等,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概念。 诗歌产生的根源:物感说 强调社会人事对诗人创作动因的刺激作用。与魏晋是缘情的时代有关,如《典论论文》:“诗缘情而绮靡”;《文心》:“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钟嵘强调抒发“怨”情,继承孔子“诗可以怨”、司马迁:“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认为气调不凡的诗,大都是以悲为美的产物。作品深挚动人,是因为作者不幸的身世遭际,这种出自作者切身的感遇的怨深文绮的诗作是最有风力的,最能打动人的,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这样做既摆脱了儒家的经学教条的束缚?,也避免了如齐梁宫体那样无病呻吟。 原文节选:物感说(自然和社会生活共同使诗人触动并感发 )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译文 至于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酷寒,这是四季的节令气候给人的感触表现在诗歌里的。好的集会寄诗来寓托亲情,离开群体依托诗来表达怨恨。至于楚国臣子离开国都,汉朝的妾媵辞别宫廷,有的尸骨横在北方的荒野,魂魄追逐着飞去的蓬蒿;有的扛着戈矛出外守卫,战斗的气氛雄起于边地;在边关的客子衣裳单薄,闺中寡居的妇女眼泪哭尽;有的士人解下配印辞官离朝,一离去就忘掉回来;女子有扬起娥眉,入宫受宠,再次顾盼(姿色动人),倾国倾城:所有这种种(情景),感动心灵,不作诗用什么来舒展它的情义?不用长篇的歌咏用什么来畅抒它的情怀?所以(孔子)说:“诗可以(使人)合群,可以(抒发)怨恨。”使得穷贱的人容易安心,隐居避世的人没有苦闷的,(要想如此)没有比诗更好的了。 赏析: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是第一个层次:说的是自己的聚会和离别。 “楚臣去境,汉妾辞宫” 是第二个层次:历史上古人的遭遇、悲欢离合 ,屈原、王昭君。 “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了是第三个层次:与自己不相关的人,那些战争中所产生的征人思妇 。 “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 :总结,古代的读书人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学而优则仕 ”;在古代,君臣间的关系与夫妻男女间的关系有某些相似之处 ,常以夫妻比喻君臣。涉及所有文人“仕”与“隐”的问题 。 《论语·阳货》篇第九章——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一段充分说明了现实生活经历对于诗人的情感冲击会有多么强烈,诗人的创作冲动也是在观于外物和体验人生的之后产生的。在人生经历上,钟嵘尤其强调了“怨”,这是从孔子“兴观群怨”说发展而来的,但孔子之“怨”因为与“事父” “事君”有关,含有一定政治教化色彩,钟嵘之“怨”,则完全是一种个体的精神痛苦了,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离怨”。钟嵘举了屈原流放、昭君辞汉、征夫戌边、闺妇伤别等等为例,说明这样一种离怨,是非得以放声歌唱才能抒泄出来的。诗歌因而可以使“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 * * *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