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阅读的第三河岸
语文话题: 第三路径才能 到达第三河岸 ——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阅读 主讲:以教书为生的人 谢炜如 话题1: 《河的第三条岸》与阅读的第三路径 《河的第三条岸》是巴西作家罗萨一篇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小说。今年高考阅读题采用了这篇小说。 小说内容:父亲离家出走,到一条大河上孤独地飘流,拒绝上岸;最后“我”对他发誓说,只要他回来,“我”会继续他的漂流;当父亲即将上岸之际,“我”却无法接受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他,在恐惧中落荒而逃;从此父亲再也没有出现过。 父亲追求的就是“第三河岸”,它不是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而是一个超越现实的心灵世界。 传统的写实小说解读重要方法和依据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理论,这是我们所驾轻就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可以引导我们顺利地达到阅读的目标,到达同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第一河岸”和“第二河岸”。 然而,解读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必须超越现实主义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而向内转,阅读的目标是无比丰富的人的心灵世界,这就好比是走“第三路径”到达小说中父亲追求的“第三河岸”。 高考题中《河的第三条岸》阅读题要求回答以下问题:16、父亲为什么需要“我”?17、简析母亲形象。 18、“我”对父亲的追求持何种态度? 规定的参考答案:16、需要“我”给他送食物,渴望“我”能理解继承其追求。18、对父亲的追求不理解,对其执着的非世俗行为持矛盾态度:最初感到无畏和兴奋,又关心和同情他,渴望拯救他,最后却深感惘然和恐惧。 可见除了第17题,命题者要求学生思维向内转,转向人物深邃的灵魂,走的是第三路径。如果不走第三路径,不准确理解3个关键词就会产生误读。 关键词1:父亲的追求 父亲拒绝上岸是为了寻觅第三河岸,它在现实三维空间中不存在,但存在于第四维空间即人的精神空间中,它是人的心灵感应、虚无飘渺的梦境、非现实的意愿、对某种理念的向往等等,那是灵魂的自由天堂,生存的乐趣和境界,生存意义往往存在于此。父亲追求的第三河岸正是这样的心灵境界,哲学意义上的“彼岸世界”。 关键词2:父亲的孤独 父亲离家出走是由于在现世中感到孤独失落,孤独是他的生存编码,孤独的灵魂没人理解,因此他沉默寡言;他无法再依照世俗的生存方式活着,于是选择了漂泊,孤独地追寻不属于人世的第三河岸;而漂泊越加使他显得孤独,因为没人理解他灵魂的失落,更没人知道他的漂泊是由于这块土地已无法承载他那份深沉的孤独。 关键词3:父亲的等待 漂泊意味着追寻也意味着等待,等待第三河岸出现,等待人们理解他的孤独追求;这里,时间生死亲情幸福都变得毫无意义,唯一有意义的是“等待”,等待成了一种超验,为等待而等待,无休止的漂浮就是无休止的等待;但第三河岸始终追寻不到,人们始终不理解他的孤独追求;儿子的逃逸意味着父亲等待的只是一个幻影。 典型误读之一: 16、“父亲”在河上漂流,是“我”送食物给他吃,让他不会饿死,所以“父亲”需要“我”; “父亲”在河上漂流,会老去,需要有人照顾和顶替,所以需要“我”。18、持反对与不解,我(指考生,下同)与作者的态度差不多一致,因为河的第三岸需要冒险,路上会遇到困难,路走的艰苦,而又让母亲孤独地等待,让家人误解,不 能团圆。我觉得他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甚至说是自私,他不采纳家人意见,也不争取谅解,独自去追求他的人生,这种“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的代价也实在太大了,失去了太多,也得不到人的谅解,所以我对这种追求不赞成,也有不解,或许他是对的,但他应该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不然这个要求会遭到反对。 典型误读之二: 18、我对“我”和“父亲”的看法:“父亲”的这种追求是不正确的,做父亲的应该为家人着想,理解关爱才是真实的,要想着家庭以后的幸福生活,做儿子的要多帮父亲的忙,为父亲减轻一些负担,多听家长的教育,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因此,家人之间的关系要理解、明白,多一份心,多一份关爱。 两则典型误读的误区在于: 未能把思维方向转向人物内宇宙,不理解父亲孤独的灵魂,不理解他追求等待的东西不存在于现实而存在于精神世界。他们习惯性地遵循面向表层现实的解读方法,对“父亲”和“我”的行为作出非常现实、非常功利、非常狭隘、非常形而下的解释。两位考生走的是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因此不能达到这类作品阅读的第三河岸。 阅读《河的第三条岸》第三路径上的思维扩展:“追寻”的母题 欧美文学艺术作品常常描写人在海上或河上的漂流,以“河海人船”作为载体,表现人的精神追求和心路历程,“追寻”成为欧美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母题。从荷马史诗《奥德赛》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到波特的《愚人船》,到电影《铁达尼号》······等等,已经形成了一股流。 话题2: 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及现代主义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