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上海高考语文2006-2010年真题分类汇编.docVIP

[高考]上海高考语文2006-2010年真题分类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上海高考语文2006-2010年真题分类汇编

上海高考语文2006-2010年真题分类汇编 目录 上海高考语文2006-2010年真题分类汇编 0 第一章:古诗文默写 1 第二章:古典诗歌鉴赏 4 第三章:文言文阅读 8 第一节:传记类 8 第二节:赠序类 14 第三节:游记类 16 第四节:论说类 18 第四章:现代文阅读 21 第一节:社科类 21 第二节:文学类 30 第五章:写作 43 第一节:材料作文 43 第二节:命题作文 43 第一章:古诗文默写 考点汇总: 年份 考查形式 考查范围 分值 06 七选五 1、六条高中 2、一条课外名言 5分 07 七选五 1、六条高中 2、一条课外名言 5分 08 七选六 1、五条高中 2、一条初中 3、一条课外名言 6分 09 八选六 1、五条高中 2、两条初中 3、一条课外名言 6分 10 八选六 1、五条高中 2、两条初中 3、一条课外名言 6分 考查内容: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历年真题: (三)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任选5空)。(5分) 13.(1)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___,朝露待日睎。(汉乐府《长歌行》) (4)___________,洛阳盛衰之候也。(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 (5)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6)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曹雪芹《红楼梦》) (7)仓禀实而知礼节,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参考答案: 13.(5分)(1)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2)飞鸟相与还(3)青青园中葵(4)园圃之废兴(5)盈盈一水间(6)人情练达即文章(7)衣食足而知荣辱(写对一空给1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13.(1)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2)闻道有先后,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4)______,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 (5)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6)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7)良辰美景奈何天,______。(汤显祖《牡丹亭》)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答案:(三)(5分) 13.(5分)(1)暴霜露,斩荆棘(2)术业有专攻(3)举类迩而见义远(4)染柳烟浓(5)澄江一道月分明(6)往者不可谏(7)赏心乐事谁家院(写对一空给1分) (三)默写(任选6空)。(6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6空,按前6空顺序评分】 13.(1) _ _,在昼犹昏;_ _,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 _。(苏洵《六国论》) (3)_ _ _,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4)_ _,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 (5)何时倚虚幌,_ _。(杜甫《月夜》) (6)潭中鱼可百许头,_ _。(柳宗元《小石潭记》)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_ __。(《中庸》)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答案: 13、(6分) (1)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 (2)如弃草芥。 (3)草木有本心。 (4)其人虽已没。 (5)双照泪痕干。 (6)皆若空游无所依。 (7)知耻近乎勇。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⑴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七则》)  ⑵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⑶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⑷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⑸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⑹___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⑺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