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画角演示文稿1
* 画 角 2010年10月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单元,空间与图形范畴。 总 体 思 路 教材研读 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教材研读 ---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 《角的初步认识》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了角 的大小与边的张口大小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 《线与角》认识了平角和周角,会用量角器量角。 《三角形分类》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年级下册-- 教 材 体 系 北师大教材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空间。 教材研读 ---教材分析 需要我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 材 处 理 把《画角》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探究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第二课时,探究画角策略的多样性。本课是第二课时的探究。 目的: 1)教学内容应充分挖掘教材,大胆突破,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2)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上。 3)创造条件,人人参与,在真正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研读--- 教材分析 学 情 分 析 知识储备:能准确的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 技能储备:有了画平行线、垂线和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的操作技能,并有一定的折角、拼角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学生对探究性的知识很感兴趣,勇于尝试,敢于操作,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探究精神。 教材研读--- 技能操作课;知识运用课;思维提升课。 教 学 目 标 教材研读--- ——探索用不同方法画指定度数的角。 目标分解: “画角的方法”是知识与能力目标。 “探究不同的画角的方法及过程” 是本课的重头戏。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善于解决问题的精神,这些都是学生终生受用的。 “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是情感目标。 教 学 重 点 在探索画角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集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研读--- 教材研读--- 教 学 难 点 有效地组织学生在探索画角多样性的活动中得到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 教材研读---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教具准备:地图,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地图,三角板,量角器 教 学 设 想 教材研读---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师设计的、学生生成的一些想法和疑问来组织学生活动,在观察与思考中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注重让学生参与并主动尝试、验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方法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在交流讨论中,加深对方法多样化的体验,并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导” 教学策略 1)激趣引导 ---激发兴趣,产生矛盾,疑中思数学。 教 学 策 略 教 学 策 略 教学策略: 2)储备能量 ---搭脚手架,激活思维,折中做数学。 教学策略: 3)自主合作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拼中试数学。 教 学 策 略 30° 45° 75° 120° 120° 120° 120° 135° 135° 135° 135° 165° 你能拼出165°的角吗? 教学策略: 4)活用数学 ---比较发现,优化组合,画中用数学。 教 学 策 略 270° 请你画一个270°的角. 教师 (组织、引导、合作) 激 导 探 放 学生 (主体、活动、交流) 思 做 试 用 教 法 学 法 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敲门砖。先引发学生的疑问,再向他们发起挑战,“初生牛犊不怕虎”,让他们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带着急于解开谜底的心开始探索之旅。 活动一 激发兴趣 产生矛盾 疑中思数学 活动二 搭脚手架 激活思维 折中做数学 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发挥想象,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后面的拼角埋下伏笔。 教学流程: 活动三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拼中试数学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合作,去交流,去发现,使学生在眼看、耳听、手动、脑想、口说中去揣摩、尝试,不仅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有序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也能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教学流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四)【1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套.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6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 毛概电子书.doc
- 紫外线钣金灰行业报告.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CQC13464225-2024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安全与性能认证规则.pdf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