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练:第5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写作(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练:第5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写作(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妙构思 融入情感 本单元所选课文,风格各不相同,但从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看,都是散而不乱,气贯中脉,体现了文学名篇艺术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散文的篇幅一般超过诗歌,容量较大,行文与结构的组织安排特别重要。散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散”,因为过于整齐集中,会显得呆板,失去自然之趣,影响阅读时的从容自在。但“散”不是散漫杂乱。无论结构是整是散,语气是急是缓,都要有线索、气脉贯注其间,形成全篇的有机联系。 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是沟通各个部分的精气血脉。就不同类型的文章看,作者注入于作品中的有的侧重于情,有的侧重于理。 把握好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在行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那么在写作中怎样抒发情感呢?这里介绍几种主要抒情方式,供同学们写作时借鉴。 1.借景抒情法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融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 2.咏物寓情(咏物言志)法 咏物寓情,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咏物寓情的关键在于“寓”。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就是借助竹子,陈述了自己在创作上的观点,同时抒发了对朋友的悼念之情。 3.融情于事法 融情于事,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通过对件件往事的详细的叙述,抒发作者悲痛欲绝的哀伤。 4.融情于理法 融情于理,就是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5.直抒胸臆法 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这种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破败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也不是不善于作战,弊端在于贿赂秦国,令人信服地总结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可用于与“贿赂”“兴亡”等有关的其他材料、话题或命题作文中。可以对照贾谊《过秦论》、杜牧《阿房宫赋》、苏洵《六国论》等综合运用。也可联系现实,互相印证。 2.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由后唐庄宗李存勖继承父志夺取天下和宠幸伶人失去天下的事例,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进一步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观点。 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可用于与“兴衰”“忧患”“防微杜渐”等有关的话题、材料或命题作文中。原文中“满招损,谦得益”等名句可以直接应用到作文中去,应用时可以配以鲜活的具体事例,那将更有说服力。 3.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都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是要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两句是:“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与“胸有成竹”“熟能生巧”“积累”等有关的各类作文中,应用时注意根据需要决定详略、交换角度。 4.韩愈《祭十二郎文》是为他三十岁左右就早逝的侄儿写的祭文,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与“亲情”“真情”“感动”等有关的作文中。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与其他素材结合,可以与现实生活相互印证。当然以“祭××文”为题,以《祭十二郎文》的语言风格为标准进行写作也颇具新意,在高考中已有成功的尝试。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