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练: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练: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学习目标 1.积累“遗”“诸”“为”“间”等词语的用法。2.理清贯穿全文的情感逻辑和思想逻辑。3.深入认识作者的哀痛。 【诗海拾贝】 卜算子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赏析 这首词是以孤鸿自喻寄托感慨之作。全词写景兴怀。人鸿互喻,物我交融,笔冷意苦,寓意幽深,超旷孤逸,颇见人格。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自幼便立有报国大志。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因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先后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和湖州,在地方任上体恤民情,修堤救灾,广为民众所拥戴。苏轼最大的成功是在文学方面,是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 二、背景简介 文与可,北宋著名湖州派画家之一,最擅长画墨竹,既是苏轼的好友,又是中表兄弟。熙宁八年(1075年)文与可任洋州知州,筑亭筼筜谷上,游乐谷中。曾画一幅水墨偃竹画赠苏轼。苏轼向文与可学画竹,同时在绘画理论上给予文与可极大的帮助和影响,两人结下深厚友情。文与可病逝后半年,苏轼在湖州曝晒书画,见到这幅遗作,睹物思人,对画痛哭,带泪写下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总结文与可的画竹理论,提出了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主张。 【基础荟萃】 1.字音。 ①筼筜谷(  ) ②蜩腹蛇蚹(  )③兔起鹘落(  ) ④庖丁解牛(  ) ⑤斫轮者也(  ) ⑥持缣素(  )⑦相蹑(  ) ⑧箨龙(  ) ⑨曝书画(  ) ⑩畴昔(  ) 2.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④ 3.词语释义。 (1)成竹于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兔起鹘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轮扁斫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学文化知识。 苏轼,字________,号________,眉州眉山人。他与其父________、其弟________并称为“三苏”,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中以________成就最大。 【要点突破】 1.通假字。 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 (1)废卷而哭失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因而实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 (1)遗 (2)诸 (3)间 (4)乃 (5)其 4.词类活用。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因而实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言句式。 (1)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下列句子。 (1)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