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高血压科普讲座
高血压防治科普知识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 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高血压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50%的心脑血管疾病由高血压引起。 高血压的病因 (一)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约60%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有高血压家族史. (二)环境因素: 1.饮食:盐的摄入量越多,患病率和血压水平越高 , 但并不是绝对的,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中. 饮酒:过量饮酒对血压影响也很大,特别是对收缩 压的影响. 其他:如低钾,低钙,高蛋白、高饱和脂肪酸也可引起. “口重”诱发高血压 200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5~7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2%,仅此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就有约1.3亿人!20世纪80年代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每天以1万人的数值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在全国由北方至南方,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大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北京市高血压患病率为广州市的4.4倍。资料表明,我国居民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平均为13.5克。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人每天摄入5克以下食盐的标准相比显然太高了。以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山东(平均17.3克)和最低的广西(平均7.5克)相比较,两地农民的高血压患病率相差近一倍,分别为15.3%和8.2%。我国对5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限制食盐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每天食盐量限制在4克时,有10名患者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限制食盐确实是非常简便、有效的防治措施。食盐摄入量如能减少到每人每天5~6克,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就可以明显减少。 2.精神应激 脑力劳动者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 精神紧张的职业发病率高; 噪声。 (三)其他因素: 体重 (肥胖)、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期间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 mmHg 只要收缩压或舒张压任何一个达上述标准,都称高血压 既往有高血压,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但血压低于140/90mmHg仍诊断高血压 根据动态血压显示,全天24小时血压是变化的,所以诊断高血压要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 一般坐位,右上肢,水银柱血压计 其他机械式血压表或电子血压计需与水银柱式血压计同时测值校正 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不推荐使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 分 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 理想血压 〈120 和 〈80 正常血压 〈130 和 〈85 正常高限 130-139 或 85-89 高血压 1 级(轻度) 140-149 或 90-99 2 级(中度) 160-179 或 100-109 3 级(重度) ≥180 或 ≥110 ─────────────────────── 病理影响 小动脉 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 ;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 左心室肥厚扩大(高血压心脏病),心衰。 脑 脑出血、脑血栓、腔隙 性脑梗塞。 肾脏 肾小球纤维化、萎缩;肾 小动脉硬化;动脉增生性 内膜炎及纤维素样坏死。 终致肾衰。 视网膜 小动脉痉挛、硬化、视网膜渗出、出血、视乳头水肿。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症状 大多无明显症状; 可有头晕、头痛、视力模糊; 疲劳; 心悸; 鼻出血等。 体征 血压升高; A2亢进(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收缩早期 喀喇音; 颈部或腹部血管杂音。 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 病情进展急骤; 舒张压持续≥130mmHg; 肾脏损害突出; 进展迅速,治疗不及时多死于肾衰或心衰。 并发症 高血压危象(Crisis of hypertension) 机制:交感神经活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