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哲学]绪论2:马克思主义.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绪论2:马克思主义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P30 (一)从创始者和继承人的认识发展历程上看,(狭义和广义) (二)从阶级属性和革命本性上看, (三)从研究对象和思想体系上看, 概括起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 马克思主义产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阶级基础 3、科学根据 4、主观条件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p277-278) 2、阶级基础 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不要问篝火该不该燃烧, 先问寒冷黑暗还在不在; 不要问子弹该不该上膛, 先问压迫剥削还在不在; 不要问正义事业有没有明天, 先问人间不平今天还在不在。 --话剧《切?格瓦拉》 3、科学根据 思考 1.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的探索为什么都失败了? 2.与他们相比马克思主义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4、主观条件 马、恩的个人特点和主观努力 革命导师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犹太人;终身生活艰辛;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学习法律,研究哲学和历史,并获得博士学位 1842—1843年,任《莱茵报》的主编。 1843年秋,迁居巴黎,终身流浪。 1883年3月14日与世长辞。 马克思墓地四季堆满鲜花 17岁《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博士论文序言 你好好听着,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我宁愿被缚在崖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奴仆。 代表作 革命导师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工厂主家庭,自学成才者。 1842年,恩格斯遵命去英国经商,一边经商,一边调研(工人阶级状况),一边从事科学研究。 1844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结成终身不渝的革命战友。 代表作 即时测验 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文献是(?)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最终形成的重要著作是 (?)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马克思最伟大的两个理论贡献是(?)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过程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孕育和准备阶段(1848 《共产党宣言》 以前)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正式形成阶段(1848《共产党宣言》到1871巴黎公社) 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成阶段(巴黎公社到马克思逝世) 第四阶段: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与发挥阶段(马克思逝世到恩格斯逝世)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思考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实践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环节 ★在世界观中,它确认人类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 ★在历史观中,它把实践作为社会得以存在发展的根据和基础 革命性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