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哲学]马原专题.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马原专题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也是方法 一、为何说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也是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思考” 1. 马克思主义的显层表现形态是“思想” ——它是一种系统化、体系化的科学世界观 2. 马克思主义的隐层表现形态是“思考” ——它是一种认识、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二)“思想”是其“形”,“思考”是其“魂” 1. 马克思主义“思想” 与“思考”的关系 “思想”:世界观(外在的形态、形体)——“形” “思考”:方法论(内在的实质、灵魂)——“魂” 2. 把握马克思主义,应形神兼备、得“知”得“法”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实事求是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从实践理解人与世界关系 1. 旧唯物主义从客体或感性直观 的形式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朴素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机械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人本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五行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 基本观点: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可贵之处:在科学技术极为低下的古代,对世界本质问题的思索不是从神那里而是从客观世界本身去寻找,难能可贵。 主要缺陷:猜测性,直观性;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机械唯物主义的评价: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不能解释社会的物质性。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这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不起实践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不能驳倒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矛盾分析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的发展问题 1. 旧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地理解世界的发展问题” (1)把“联系”理解为世界万物自在的相互作用 (2)把“发展”理解为世界万物动变中的数量和场所 变化、生物进化 (3)把“规律”理解为自然必然性或机械力学规律 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 的发展问题 (1)把“联系”理解为人类世界事物在人的实践 中的自为联系 (2)把“发展”理解为人类世界事物在人的实践 中的向对立面的转化,即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 ——从实践理解人化自然的发展 实践改造自然——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 ——从实践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 实践改造社会——社会的人化与人的社会化 ——从实践理解人自身的发展 实践改造人自身——人的自然化与人的社会化 (二)作为认识、改造世界的矛盾分析方法 1.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涵义 矛盾是反映人类世界事物内部或事物 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不是形式逻辑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属性,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倾向和趋势。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节选自《老子》第二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节选自《老子》五十八章 磁铁有南北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 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是“力争和平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请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这是为什么?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阳至而阴,阴至而阳;穷则反,终则始;福祸相依;失败是成功之母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相互离异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 矛盾分析方法基本内容 (1)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 可概括为:“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和从对立中把握统一”这相互联系两方面的结合。 ——从统一中把握对立 从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渗透和贯通,把握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离异和否定 ——从对立中把握统一 从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离异和否定,把握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渗透和贯通 (2)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 3.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问题 割裂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问题 割裂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对立统一问题 割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的对立统一问题 专题二 求真与向善 一、求真: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一)唯物真理观 (二)辩证真理观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全面性;真理的过程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的唯物论) 从真理的辩证法看:真理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