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古诗文阅读专题2第4节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VIP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能力提升:古诗文阅读专题2第4节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节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一、专题过关 (一)概括内容主旨类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离京口作 苏 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内容以及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巾偏扇坠藤床滑”一句是如何刻画词人的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抓住标题和诗歌内容,从标题和诗歌内容我们可以确定,此词为羁旅类,此类词表达的往往是思家念亲之感,明确这一点后,具体分析其酒醒与梦中的情境,概括其羁旅生活的思乡之情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着重理解词句中“偏”“坠”“滑”等词,揣摩词人醉酒后的神情,这样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答案 (1)词的上片写酒醒,下片写梦回。全词描述了舟中酒醒后的心境,表达了词人对仕宦奔波的倦意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词人头巾歪在一边,扇子坠落舱板上,藤床分外滑腻,仿佛连身子也挂不住似的。短短七个字,将词人的醉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二)分析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斋雨后① 文 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②。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③,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 ①此诗为宋神宗熙宁年间作者任兴光知府时作。北斋是作者庭院中的书斋。②放吏衙:免去吏卒定时参见知府的惯例。③吴画:唐画家吴道子的画,此代指名画。 从全诗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表达了喜爱恬淡、闲适,厌倦官场生活的情趣。作者首先写因喜爱北斋环境清幽僻静,免掉衙参;次写北斋雨后淡雅清新之景,再写诗人流连庭院美景,与好友赏画品茗;尾联直抒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评价观点态度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姑苏怀古 姜 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 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 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由今天道旁柳,想到昔日的吴宫落花。今日柳扫古落花,虽然无理,但却有情;柳被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的情感,被赋予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②作者这样写,把古今结合在一起,表达盛衰无常之感。 ③有借古讽今之意,以吴王耽于淫乐而亡国的历史教训,讽谏当代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二、能力提升 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 拟张鸣善① 倪 瓒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②室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③。 侯门④深何须刺谒⑤,白云间自可怡悦。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注】 ①拟:模拟。张鸣善:元代后期散曲作家。②山人:山居的人,作者自称。③薇蕨:皆草本植物。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以“薇蕨”为隐者之粮。④侯门:泛指官宦显贵人家。⑤刺谒:求见、拜访。 (1)本曲上片后三句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图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曲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认真阅读上片的后三句,准确理解三句话的意思;二要概括出这三句所刻画的图景的特点是“与世隔绝,闭门读书”。(2)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认真阅读这首元曲,结合注解,准确理解各句的含意,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上下片的内容。二要注意作品中所使用的典故,由此概括出诗歌所表达的主旨。 答案  (1)上片后三句描绘了作者家里堆满书画,窗前栽着松桂,满地长着薇蕨,一幅与世隔绝、闭门读书的生活图。(2)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和现状的感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