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通信网络概论第06章
第六章 移 动 通 信 6.1 移动通信概述 6.2 泛欧数字蜂窝系统(GSM) 6.3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6.4 码分多址(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 6.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6.6 后3G(4G)及正交频分复用(OFDM) 6.1 移动通信概述 移动通信的类型主要有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寻呼系统(BP机)、无绳电话系统、无线市话系统(小灵通)、集群调度系统、无中心选址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 6.1.1 移动通信的特点 ① 信道传输条件恶劣 移动台使用无线信道,在电波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多径衰落、建筑物阻挡造成的阴影效应、移动台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等,使接收信号极不稳定。 ② 强干扰情况下工作 移动通信除受到汽车发动机的火花干扰及工业干扰以外,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及同频干扰。 ③ 可供使用的频率资源有限 移动通信的可用频率范围有限,而移动通信的用户数却在猛增,故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④ 采用跟踪交换技术 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为了与移动台保持通信,移动通信系统必须具有位置登记、越区切换及漫游通信等跟踪交换功能。 6.1.2 移动通信网具有的功能 ① 无线信道选取 ② 位置登记 ③ 越区切换和越局切换 ④ 计费 6.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基站(BS)、移动台(MS)及与市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等组成。 6.1.4 移动通信系统的体制 按服务区电磁波的覆盖方式划分,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即小容量的大区制及大容量的蜂窝式。 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由多个小区彼此相连,覆盖整个服务区,小区往往用正六边形,这种结构和蜂窝一样,故称蜂窝式。图6-1-2示出了7个小区为一组的结构。 随着用户数的增加,一般采用无线小区分裂的办法来增加信道数,以满足系统增加容量的要求。图6-1-3示出了一个小区分裂为三个小区的模式。 6.1.5 我国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 我国1987年引进英国提出的900 MHz TACS(全址通信系统)体制模拟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现已停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共有四种制式: ① 欧洲的以TDMA为多址方式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工作频段为900MHz)及DCS 1800(工作频段为1800MHz)。 ② 美国的D-AMPS系统,与原有的美国模拟AMPS系统兼容,手机开机后,先在D-AMPS系统工作,若搜索不到D-AMPS,则转入AMPS系统。 ③ 美国的CDMA(码分多址,详见本书6.4节)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与现有模拟系统兼容。 ④ 日本的PDC系统,数模不兼容。 6.2 泛欧数字蜂窝系统(GSM) 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移动特别小组,1991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工作频率为900MHz。 6.2.1 GSM 系统概述 1.GSM 系统开发背景及技术规范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模拟蜂窝网,语音传输采用模拟调频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多不足之处: ① 模拟蜂窝系统体制混杂,不能实现国际漫游; ② 模拟蜂窝网业务单一,很难开展数据承载业务;不能提供ISDN 业务; ③ 模拟系统设备造价高,手机体积大,电池有效工作时间短,终端易被盗号; ④ 模拟网语音质量差,保密性差; ⑤ 模拟系统频谱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容量的需求。 2.GSM 系统的特点 ① 系统灵活 GSM系统可与各种公用通信网(PSTN、ISDN、PDN等)互连互通。GSM各分系统之间、各分系统与各种公用通信网之间都定义了标准化接口规范,保证任何厂商提供的GSM系统或子系统能互连。 ② 采用数字通信方式,提高通信质量 GSM 系统采用RPE-LTP(Regular Pulse Excited Long Term Prediction)语音压缩技术,将语音速率压缩到16kbit/s。采用差错控制编码、分集接收、信道均衡等措施,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③ FDMA 与TDMA 方式相结合,使频率利用率大大提高 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频段: 905~915(移动台发、基站收) 950~960(基站发、移动台收) 已采用1.8GHz频段的DCS1800: 1710~1785(移动台发、基站收) 1805~1880(基站发、移动台收) ④ 保密性能好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即代表用户。但GSM 系统只有手机不能通信,必须插入“SIM卡”,输入PIN 才能通信,费用记录在该用户名下。 ⑤ 可提供多种电信业务并提供国际漫游功能 3.GSM 系统的组成 GSM 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学]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设计.ppt
- [工学]第二章流体静力学091.ppt
- [工学]第二章1金属的结构.ppt
- [工学]第二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1.ppt
- [工学]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ppt
- [工学]第二节 交通违章与处罚PPT.ppt
- [工学]第二讲 导数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法则.ppt
- [工学]第二讲 微型计算机基础-1.ppt
- [工学]第五章 光接收机.ppt
- [工学]第五章 MCS-51的中断系统.ppt
- T_CADERM 9003—2023(成人鱼胆中毒急救要求).pdf
- T_GITIF 012—2023(军贸产品铭牌内容及颜色表征要求).pdf
- T_CDIA 0064—2023(中国染料工业协会).pdf
- T_HBSF 013—2023(巴蜀报春设施播种育苗技术规程).pdf
- T_PTAC AS9—2024(纺织品印花皮膜耐寒性试验方法).pdf
- T_JJXSY 002—2023(靖江香沙芋种芋脱毒快繁技术规程).pdf
- T_GDPMAA 0015—2023(基于眼睑清洁仪的睑缘清洁操作流程).pdf
- T_QGCML 2702—2023(无线传输电力负荷数据监控装置).pdf
- T_HBPFS 005—2023(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标准).pdf
- T_NAIA 0263—2023(牛子宫内膜炎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