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作业基础成本制度在订价决策中的运用--以钢铁业Y公司为例-工学院.PDF

作业基础成本制度在订价决策中的运用--以钢铁业Y公司为例-工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业基础成本制度在订价决策中的运用--以钢铁业Y公司为例-工学院

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 第七卷 第五期 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 第 745~761 頁 作業基礎成本制度在訂價決策中的運用--以鋼鐵業 Y 公司為例 王茂源、何正得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E-mail: hoc@cc.kuas.edu.tw 摘 要 作業基礎成本制度是一套用來衡量產品成本、作業績效、耗用資源以及成本標的的方法。其以所生產產 品或提供勞務所進行的作業為成本蒐集的中心,將所耗用的資源歸屬到各項作業上,再將作業成本依作業成 本發生原因(成本動因)歸屬成本標的。故近年來作業基礎成本制度引進的成效,漸受到企業界的肯定與認 同。因此,在現今不同於以往的企業競爭環境下,為了獲得正確的成本資訊,制定完善的定價決策、擬定正 確方向的長期規劃,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作業基礎成本制度的導入將是一個相當可預期的趨勢。 本研究運用 ABC 之理論和成本架構,為個案企業企劃一套合適的成本制度規則。經以個案公司 2008 年 某月之產品成本與生產資料,重新彙整與計算後,並將重新彙整與計算後之資料套入作業基礎成本制度 (ABC ),重新計算其產品成本,作為作業基礎成本制與現行成本制度間差異之比較。研究結果顯示: (1)個案企業在現行成本制度下,產品成本存在扭曲之不合理現象。 (2 )個案企業適合實施作業基礎成本制。 (3 )個案企業現行成本制度無法提供及時且客觀之成本資訊。 (4 )作業基礎成本制可去除無附加價值之作業。 (5 )作業基礎成本制有助定價策略之決策。 本研究的研究過程和方法,可做為中小企業在導入作業基礎成本制的參考依據。 關鍵字:作業基礎成本制、傳統成本制度、定價策略、鋼鐵業、產品成本。 1. 前 言 由於採用單一數量為分攤基礎的傳統成本制度,已不再適用於現今競爭激烈且複雜的環境和各種決策之 制定,因此晚近的學者與實務界人士便積極的尋求改進之道,因而發展出作業基礎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ing System ,ABC )的初步雛型。 由於傳統成本制度會導致成本資訊扭曲的缺點,因此早在 1960 年代初期,奇異公司(GE )便希望尋求 一套適用的成本資訊系統,以提供企業更有效的管理方法。透過觀察,奇異公司發現其間接成本大部分耗費 在上游的決策或活動作業,因而啟發以控制生產成本的活動作業來達成管理間接成本的構想,而此構思也正 是作業基礎成本制度(Activity-Based Costing System ,ABC )的最早起源。 美國奇異(GE )公司所使用的這一套工具稱之為作業成本分析法(Activity Cost Analysis ,ABC ),藉由 各部門各項作業成本的累積,以及作業動因資訊的蒐集,各部門即可估計出各作業動因所耗用的作業成本。 而這些成本資料,正可以提醒管理者利用控制作業及動因的方法,來達到管理間接成本之目的。美國奇異 (GE ) 公司在獲得此項寶貴的經驗之後,更將作業及動因的資訊擴大到用於估計產品的成本上。此項變格,或許正 是導引 1970 年代以後,作業基礎產品成本制架構的原動力[1] 。 直至 1970 ~ 1980 年代,經由美國 Kaplan and Cooper 兩位學者的積極倡導,作業基礎成本制的觀念,逐 漸受到管理會計學界及企業界的關注。由於作業基礎成本制利用成本分析 (Cost Analysis )及作業分析 (Activity ©2010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ISSN 1813-3851 746 王茂源、何正得 Analysis )等方式,來分析產品成本發生的真正原因,再依適當的成本動因(Cost Drivers )將成本歸屬到耗用 成本的作業中心,然後再將作業中心的成本分攤到引發作業被執行的產品上,因此能精確地歸屬成本,而得 到正確的成本資訊[2] 。面對新環境的衝擊,除了國內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