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第一章 地球及基本特征(The Earth’s Size,Sharp,and Interior Zones) (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系星球物质,初时都是大量基本微粒,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由于万有引力作用,使这些原始弥漫的星云物质逐渐分别凝聚,从而形成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各天体。 ★ 大型强子对撞机可能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由34国超过两千位物理学家所属的大学与实验室共同出资合建。 包含一个圆周为27km的圆形隧道,位于地下50至150m之间。隧道直径3m,位于同一平面上,贯穿瑞士与法国边境。 一旦大型强子对撞机开始运行,大约7000 块磁铁被液氦冷却到绝对温标以下,维持在超导状态运行,引导并聚焦着两个质子束流。质子束流的速度可达光速的99.9999991%。每个质子携带的能量将达到7万亿电子伏特,相当于质子静止质量所含能量的7000倍(参照爱因斯坦质能公式E= mc2)。 小行星(asteroid):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 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三、地壳的表面特征 (一)宏观特征 总面积 占地球表面积 海洋: 3.62亿km2 70.9% 陆地: 1.48亿km2 29.1% 地球表面(地球固体外壳表面)……高低不平 海洋底的平均深度……3795m 大陆的平均高度………825m 大洋最深处在西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11034m 大陆上最高点在我国的珠穆朗玛峰……8844.43m (二)大陆地形单元 1.山地 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正地形。 2. 平原:相对高差低于100米的平坦地区。 3. 高原:海拔大于600米,表面较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广阔地区,如青藏高原。 4. 盆地:四周是山地或高原,中央地形低平或呈丘陵状的地区,外形似盆状的地形,如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5. 裂谷系:伸延上千公里,宽仅30~50km的线形低地,两壁或一壁多为断崖,如东非裂谷系,我国汾渭裂谷。 (三)海底地形单元 按深度和形态分为三大单元: 大陆边缘 大洋盆地 洋中脊 大陆边缘 1. 大陆架(陆棚):海面以下-200米深的海底平原,坡度一般小于0.1°。 2.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倾斜明显变陡的地带,平均坡度为4.3°,最大坡度超过20°,最大深度3200米,大陆坡上常发现呈“V”字形的海底峡谷,峡谷通向大洋盆地,多发育有巨大的水下冲积扇。 3. 大陆基:是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平缓地带,平均深度约3700米。这地带多是浊流和滑塌作用带来的碎屑物质的主要堆积场所。有海沟发育的地带就没有大陆基。 4. 海沟:海底的带状深渊。 5. 岛弧:呈弧形延伸很长的火山列岛。 可进一步分为深海平原、海山和海岭。 屹立在大洋底上的巨大“山脉”,有的地段露出海面而成带状分布的岛屿。 例如:著名的大西洋中脊,由北极~冰岛~印度洋,总长度约65000公里,洋中脊底部平均宽度约1500公里,其上部由平行山脊组成一个高中心带,中央有一条裂谷(大西洋洋中脊典型横剖面图),裂谷宽约20公里,深度约1000~2000米。 (四)我国地形特点 我国为多山多高原国家,地形复杂,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 从西~东可分三个台阶: 第一台阶:青藏高原 第二台阶: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地区,由 高原高山、山间盆地组成。 第三台阶: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主要由平原,盆地,低山丘陵组成。 2. 地磁异常 正常值(正常磁场):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若干个地磁测站,测得该处的基本地磁要素数据,然后再据以推算出全世界的基本地磁场数据,称为正常值。 磁异常:实测地磁要素数值与正常值明显不一致,这种现象叫地磁异常(简称磁异常)。 地磁正异常:实测地磁要素大于正常值叫正异常。 地磁负异常:实测地磁要素小于正常值叫负异常。 古地磁:是指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 (三)地热 地热: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球内部的热能的主要来源是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释放的热能,其次是地球的转动能、重力能以及化学反应能、结晶能等。 地球内部热力分层:外热层(变温层)、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