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医学学院应用教学课件
害虫生物防治;第一篇 总论;第一节 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和内容
第二节 害虫生物防治的意义
第三节 生物防治的历史和发展
第四节 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第一节 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和内容;2. 害虫生物防治
传统上: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害螨)的
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扩展后: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天然(无毒)
产物控制害虫的科学。;;第二节 害虫生物防治的意义;第二节 害虫生物防治的意义;第二节 害虫生物防治的意义;一、滥用农药的危害
(一)引起害虫抗药性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结果,损失是惊人的,甚至可使农作物颗粒无收,使产品的产量与品质下降、成本增加。
在中美洲的尼加拉瓜,50年代棉花种植业兴旺,1965年达到高峰,但在以后5年,产量的年减产率达到16%,抗性迅速发展,终于使棉铃虫和行军虫(粘虫)大爆发,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只有简单地通过提高用药量和增加用药次数对付害虫的抗药性。
在那时,每个季节的农药使用次数平均达25-30次,有些田里超过50次,有时在单独一次施药中,要用5种不同的杀虫剂,1966-1967年平均每亩棉田使用杀虫剂6.6升,粉剂2.6斤,成本大大提高,但棉花的产量反而下降,结果当地的棉农由于无法生活,被迫背井离乡,附近的棉花加工工厂也因此停业,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组织结构。 ; 我国山东省90年代初棉花约有3200万亩,约占全国的1/4--1/3,由于棉铃虫抗性的剧增,最初使用2.5%敌杀死,浓度为1万倍,防治蚜虫效果可达90%左右,而在92年田间使用500-1000倍防效仅达30%-40%。有些农药如:久效磷,氧乐果,灭多威等最初使用浓度为3000倍,到92年时使用1000-1500倍,效果仍不理想。若再提高浓度,如灭多威使用到1000倍,就会使棉花受药害。棉铃虫对这些药剂的抗药性也提高了10-50倍。;1.打药达到了三个极限;(1)领导思想不通,防治抗性,要求消灭70%-80%的 害虫,剩下的由天敌控制,而领导则要求100%的消灭,只管任期的产量,不管抗性的发展。
(2)群众不通,抗性治理是一个社会治理的问题,与农民个体效益相矛盾。
(3)技术指导不通,农技站搞第二产业的多,农业技术不能到达农户。
(4)农药进货生产资料部门不通,农资公司只图效益盈利,不搞抗性治理。;3. 害虫产生抗药性带来的不良后果:;4.害虫抗药性的发展状况
昆虫对农药抗药性的历史,通常从1908年美国发现梨圆蚧对石流合剂,产生抗药性之后算起的,1917年又发现苹果蠹蛾对砷酸铅的抗药性,直到1938年前,仅有7种害虫产生抗药性,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直到上世纪40年代后有机杀虫剂的合成应用之后,瑞士人发现DDT防治家蝇失效,家蝇对DDT的抗性达到了100-200倍,这时才引起国际上的重视。; 纵观历史,害虫抗性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期:
(1)1940年以前无机杀虫剂时代,农药种类很少,农药的靶标很广,抗性发展缓慢;
(2)20世纪40~70年代末,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广泛使用时代,农药靶标明确,作用机制单一,农药种类相对较少,抗性发展快,很多害虫出现了无药可治的局面;
(3)80年代以后,拟除虫菊酯、生长抑制剂等农药出现,它们的靶标单一,容易被害虫代谢酶降解,抗性发展十分迅速。 ; 椐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1954~1985年,抗性害虫已由10种猛增到432种。唐振华(2002)报道,全世界至今已有600多种害虫及害螨对一种或多种农药产生了抗性,其中绝大多数是农业害虫。自1963年首次报道我国淡色库蚊对氯化烃类杀虫剂产生抗性以来,至今我国已有45种害虫产生了抗性,其中农业害虫36种,卫生害虫9种(唐振华,2000)。抗性突出的害虫有棉蚜、棉铃虫、二化螟、小菜蛾、家蝇、淡色库蚊、德国小蠊等,这些害虫对不同类型的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并且抗性水平较高。; 至1986年止,各种昆虫和螨类历年发生抗性的情况见表1(唐振华,1993)。; 在这些抗性害虫中,59.0%为重要农业害虫,其中同翅目46种,占17.4%仅次于鳞翅目(67种,占25.4%)和鞘翅目(64种,占24.2%),系抗性发展较为严重。
姚洪渭等(2002)报道,同翅目害虫对有机磷抗性居多,占65.2%;抗环戊二烯类、DDT及氨基甲酸酯类次之,各占32.6%,30.4%,28.3%;对拟除虫菊酯类抗性相对较少,仅占10.9%,这可能与当时这类药剂使用时间不长有关,但害虫对此类药剂的抗性发展相当迅速。;作物或牧草;(三)污染环境,产生残留问题。;农 药;施用农药;亚美尼亚环境污染海报选出的获奖作品;农药进入人体后,在各种酶的作用下发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