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正向心理学论生命教育的实施-NTCUIR
從正向心理學論 生命教育的實施
從正向心理學論生命教育的實施
*黃文三
摘 □要
本研究以文獻探討的方式,試著探討正向心理學的要義和去了解它
在生命教育實施上的應用,並提出在 人類發展上教學和輔導方面的參考
依據。從 1990 年大量出現的正向心理學研究固然是對目前學術界過度
聚焦的人類非常態現象的反省,轉而 以正向心理特質為主軸,但無論是
正向或負向的行為及心理反應,都構成人類外顯及內隱行為反應的一部
分,因此對人類行為與心理的完整瞭解,不應過度偏重於負面問題的探
討,應該同時探討正面心理的本質、發展與影響。
因為正向心理學是現代心理學的重要發展趨向 ,故我們必須了解現
代社會中正向心理學的理論架構,生命教育的內涵試圖教導學生學習正
向的特質,以及學生對死亡、生命、愛情、意 義等等更有正向的思維。
本研究試著去瞭解人們展現什麼樣的正向特質和如何發展出來。為了更
有效益,教師生命教育的實踐上,應該教導學生發展正向意義、正向情
緒、樂觀及內在動機。
依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在生命教育的教學與輔導上提出有四項建
議: (1)教師必須整合不同的正向特質和發展計畫,在學校裡去助長學生
誠實、服務、自控、友誼、民主、正向情緒和其它的美德; (2)生命教育
中正向特質的理念與實踐,應該要持續地進行,如此以致於促使個體在
社會環境中以正向的感受取代負向的情緒; (3)在生命教育上,學校課程
的研究與修訂應該強調正向特質的發展趨勢 ,如此以致能增加個體有益
的互動和如何一起合作完成工作; (4)在生命教育的不同時段裡,學校應
該持續的作研究,以及增進所有人們 正向心理發展的輔導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投稿日期:2008 年 10月 31日;修改日期: 2009 年 3月 11日;接受日期: 2009 年 4月 28
日
- 1 -
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
- 2 -
從正向心理學論 生命教育的實施
From Positive Psychology to the Practice of
Life Education
Wen-San Hu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very meaning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ife education.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studies emerging from the 1990s appears 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research which has been excessively
put attention to the pathological aspects of human beings. It seems clear that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