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社理论家陈师曾的美学思想及现代意义.doc
湖社理论家陈师曾的美学思想及现代意 义
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20世纪20年代,屮国文化界爆发了一场关于屮国画的论争,一些政治文化名流 和美术家甚至偏激地否定文人画。学贯中西的陈师曾力挽狂澜,撰写了《文人画 之价值》等名文,为文人画正名,维护了中国画的地位。其渊博的学识,跨文化 的眼光,比较美术的方法和严密的立论,在中国美术界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引 领了中国美术的发展方向,并给予当今以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陈师曾;文人岡;美学思想;影响;意义;
周牧(1982—),女,江苏徐州人,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社会媒介与文化、近现代艺术史。
2017-09-24
基金:2017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屮国画学研究会艺术理论 研宄”(项目编号:17YSC005)
Hushe Theoretician CHEN Shizeng,s Aesthetic Ideology and Its Modern Implications
ZHOU Mu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re was a heated debate within Chinese arts circle in the 1920’ s. Many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elebrities and artists even radically deny literati painting. With a profound accumul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lassics, CHEN Shizeng strongly supported literati painting and defended its status in Chinese painting with his articles, such as The Value of Literati Painting. His profoundness,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art methodology and rigorous argument exerted a long-lasting influence on Chinese art circle. Tt lead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arts with its thoughtful implications.
Keyword:
CHEN Shizeng; literati painting; esthetics ideology; influence; significance;
Received: 2017-09-24
20世纪以来,伴随西学的强大冲击,一时间西画东渐也成为时尚和思潮,还引 起了关于中国画应存在与否的论争。在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研究当吋中国画坛 的反应,不仅是美术史研宄的需要,也是目前更新中国绘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的需要。其中留H出身的湖社理论家陈师曾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就值得深 入探讨和总结。
一、陈师曾文人画美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1.五四前后的政治文化背景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民初以来的军阀政治,影响了社会 的进步,也激发了社会运动的高涨和思想界的活跃。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留学归 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之道,奋起批判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五四时 期,科学民主的思潮席卷全国,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成为时尚,而封建文 化和封建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西方文化如潮水般地涌进中国,否定传 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甚至成为一种潮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绘画艺术竟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屮最早被冲击和否定的对象。
但是,不久,反思东西方文明价值的思潮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尾声和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反思中兴起。从1923年开始的“科学与人生观”的大讨论到 一战,一批忧怀天下的知识分子如梁启超等,重新思考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欧 化主张,对丙方文明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于是,回归民 族文化之风逐渐兴盛,整理国故、复兴国学和复兴传统文化的思潮勃然兴起。这 一点,与当今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现状有不同程度的相似。
2.五四前后的中国画坛
客观地讲,如同近代中国的诸多学科无不受到丙方的影响一样,中国现代美术 也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而II与清末留学大潮紧密联系。
20世纪初,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纷纷到口本和欧美学习。如周湘、李瑞清、
李铁夫、李叔同、李毅士、何香凝、陈师當、
文档评论(0)